大学生云报7月18日讯(通讯员 卢炜、赵钱静、李娜)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邮”为・景行志愿服务队于7月10日在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杨家河村启动“彩虹课堂”暑期支教活动,为乡村儿童带来丰富多彩的素质课程。作为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队于7月17日专项开展了“彩虹课堂”之“青色科技”专题活动将知识探索与协作精神培育相结合,为乡村注入青春动能,更在欢乐互动中厚植探索热情与团队意识。
▲图为团队成员与杨家河村孩子们的合照。李思雨 供图
静电小实验:触碰奇妙电荷
课堂上,科学探索热情高涨。志愿者金文涛利用气球和纸屑,生动演示了静电效应。孩子们尝试用摩擦头发的方式让气球吸附纸屑,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了静电的神奇。金文涛借此契机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静电的原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如静电火花和雷电现象。
▲图为志愿者金文涛用气球与碎纸屑演示静电效应。余泳 供图
▲图为杨家河村学生们验证静电效应。杜汉昌供图
彩虹桥小实验:搭建七彩之桥
接下来,团队成员杜汉昌带来了观察毛细现象的“彩虹桥”实验。通过色素在清水中的巧妙扩散,孩子们直观理解了这一科学原理。
▲图为团队成员杜汉昌演示彩虹桥小实验。金文涛 供图
彩虹雨小实验:降落缤纷雨滴
主讲人余兆亿则演示了梦幻的“彩虹雨”实验:在油水分离的杯中滴入色素,色彩斑斓的“雨滴”缓缓穿过油层,令孩子们惊叹不已。
▲图为团队成员余兆亿与杨家河村孩子们一起观察“彩虹雨”实验现象。谭红玲 供图
空气小实验:探索无形之力
团队成员余泳则通过空气压强的实验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用一张简单的白纸覆盖盛水塑料杯口并倒置,水竟能安然不洒。这个简易实验让孩子们见识了无处不在的大气压力。
▲图为团队成员余泳与杨家河村孩子们一起做实验。胡之翰供图
本次“青色科技”课程不仅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传授了科学知识,更通过引导孩子们动手实验和团队协作,增强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集体凝聚力。青年“邮”为·景行志愿服务队以生动实践,在孩子们的心田播下了热爱科学、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的种子。他们的行动是推动乡村科普教育发展、培养乡村孩子科学素养的一次鲜活实践,为助力乡村教育事业注入了青年力量。
撰文|赵钱静 卢炜 李娜
图片|胡之翰、杜汉昌、余兆亿、金文涛、李思雨、余泳、赵钱静、柯贤文、谭红玲、王嘉毅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卢炜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