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1日讯(通讯员 克热木拉·艾合麦提)2025年7月13日至19日,合肥工业大学 “花开边疆纸传情,锦绣中华青春行” 暑期三下乡团队走进新疆和田地区开展系列实践活动。团队以历史为证、以文化为桥,在探访遗迹、体验技艺、互动交流中,深切感受各民族交融共生的深厚底蕴,用青春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触摸历史脉络:在文物与变迁中深植共同体意识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团队在文物与史料中深刻了解了边疆与内地深厚的历史渊源。在和田博物馆,从旧石器时代的石杵到清代的黄铜孔雀,跨越时空的文物勾勒出民族交融的轨迹。其中,尼雅遗址出土的汉代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织锦尤为震撼 —— 绚丽的色彩与精妙的工艺,不仅见证了汉朝开拓西域后丝绸之路经济文化的繁荣,也说明了当时西域和中原的深度交融,更印证了中华民族在汉朝就已经形成了多元一体的历史格局。这些文物体现了边疆与内地文化同根同源,彰显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重要的组成部分,揭示了新疆人民与内地人民始终血脉相连。
图 1:队员们在和田博物馆探讨民族交融史 艾力夏提·艾斯卡尔摄
在参观墨玉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览馆时,队员们发现这份深厚的渊源在北京援建中得以延续:从芭子墙到钢筋水泥,从土坯房到现代化社区,展区里的新旧照片诉说着北京援建背后的每一块砖都凝聚着各族人民的并肩奋斗与团结一心。每一处变迁都凝结着各族人民共同建设家园的汗水,是民族团结的生动注脚。队员们切实了解到这些政策对促进新疆发展、增进民族团结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守护文化瑰宝:在特色文化传承中彰显团结底蕴
边疆特色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各族人民在彼此的文化上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借鉴,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造纸术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不仅承载着千年文明的记忆,更在边疆大地上成为民族团结的鲜活载体。
墨玉县桑皮纸产业园里,驻村干部阿米娜・麦麦提尼亚孜带领团队体验桑皮纸制作。在第 13 代传承人比拉力・图尔荪巴柯手把手的传授之下,队员们共同制造出 “千年不褪色” 的纸张。而桑皮纸文创产品的创新,更是各族人民共同赋予传统文化现代生命力的见证。
走进和田团城,队员们在地毯店的经纬交错中见证编织技艺的精妙,在艾德莱斯绸的斑斓色彩中感受特色文化的绚丽之美,在阿依旺建筑的雕花窗棂前了解地域智慧的独特表达。这些活态传承的非遗,既是新疆的文化名片,更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生动注脚。
图 2:实地走访和田团城,感受地域特色文化 赛比热·买买提江摄
推广通用语言:在青少年心间播撒团结种子
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达成理解,就难以形成认同。在墨玉县普恰克其镇布达村,团队以“成语里的中华智慧”为主题,为少数民族学生开设普通话推广课程。“画图猜成语”游戏让“掩耳盗铃”“画蛇添足”等典故在孩子们的画笔中变得鲜活,欢声笑语在生动有趣的课堂中响起。课程结束后,队员与孩子们手拉手共同跳起麦西来甫,欢快的鼓点与旋转的身影,成为了民族团结最生动的剪影。
图 3:参观墨玉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推广基地 王逸飞摄
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学生不仅能够享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还能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在墨玉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当地政府为青少年开设了美术类,音乐类和科技类的暑期兴趣班。在乐高小课堂里,队员们通过与老师和不同民族的孩子深入沟通与互动,了解到该课堂旨在用科学启蒙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进不同民族孩子们的友谊,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共同学习与成长中绚丽绽放。
图 4:在墨玉县青少年活动中心队员们与学生交流 赛比热·买买提江摄
感悟实践真谛:用青春足迹丈量团结力量
此次和田之行,队员们收获了远超预期的成长。队员伊丽姆努尔·艾斯凯尔同学感慨道:“当见到‘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时,历史课本里的文字突然有了温度,那种民族交融的厚重感直击心底,让我真切体会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早已深深根植于历史长河。”
在桑皮纸产业园体验制作时,艾力夏提·艾斯卡尔同学有了别样的感悟:“比拉力老师的双手传递着千年技艺的温度,阿米娜干部的耐心讲解让我明白,一项非遗的传承,从来不是一个民族的孤军奋战,而是各族人民共同守护的成果。我们一起完成的那张桑皮纸,不仅是文化的载体,更是团结的见证。”
图 5:在桑皮纸景区队员们与少数民族儿童一起跳舞 克热木拉·艾合麦提摄
在开设普通话推广课程的过程中,王易同学则分享道:“孩子们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喊出成语时,眼睛里的光特别动人。当我们手拉手跳起舞,语言的隔阂仿佛瞬间消失,那种纯粹的快乐让我懂得,推广通用语言不只是教说话,更是在播撒相互理解、彼此认同的种子。”
实践团队的每一步足迹,都在和田大地上书写着青春与团结的故事。队员们表示,将把这份珍贵的体验带回校园,让更多人了解边疆的发展与各民族的深情厚谊,以实际行动践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的使命,让青春在促进民族团结的征程中绽放绚丽之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克热木拉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