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5日讯(通讯员 洪宇晨、陈蒙、黄新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助力绿色发展与科技普惠,7月8日,合肥工业大学“‘淳’电赋能·‘碳’索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开启实地调研与志愿宣讲,以“电气赋能,实企探访”的形式,将前沿科技、工匠精神与民生关怀深度融合。
走进产业前沿:新能源、智造与非遗的实践探索
上午,实践团队先后参访了小甫头光储充放检综合新能源站、华玻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以及高淳陶瓷总部。在新能源站,团队成员系统了解了光伏发电、储能、电动车充电桩(快充、慢充、V2G)等多种设备的协同运行模式,切身感受了“光储充放检”一体化平台带来的绿色智慧转型。站内V2G技术实现双向互动,让团队成员认识到能源结构正从“供应主导”向“互动共享”迈进,电气专业的未来广阔而充满挑战。▲图为实践团成员现场了解V2G充放电技术。陈蒙 供图
紧接着,团队走进华玻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在数字化、智能化高度集成的车间内,成员们目睹了中大尺寸玻璃的精准加工过程:机械臂、AGV小车、AI检测系统高效协同,展示了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动能。在此,团队深刻理解了电气工程师“赋能产业”的时代使命。▲图为实践团队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参观华玻光电技术有限公司。陈蒙 供图
随后,高淳陶瓷总部的传统与现代交汇之美令人陶醉。从一团陶土到精美成器的全过程中,拉坯、施釉、绘画、焙烧等工序展现出“工匠精神”的厚重传承。在智能设备的辅助下,整个生产链更加高效精细,也让团队成员认识到电气技术在传统产业升级中的关键角色。▲图为实践团队现场了解高淳陶瓷的电窖。陈蒙 供图
电亮童心世界:安全科普与村委共建并进
下午,团队来到高淳区桠溪街道新墙村村民委员会,开展“夏季安全用电伴我行”儿童科普活动。围绕用电常识、节能理念和紧急处理,团队主讲人段云荻和孔德正通过图文并茂的PPT、趣味问答与情景演示,向托管班的留守儿童生动讲解电力安全知识。小朋友们活泼热情、积极互动,现场气氛温馨感人。正如一位队员所说:“真正的专业,是能让复杂世界在孩子眼里变得简单可爱。”▲图为暑托班同学积极举手与实践团队互动。陈蒙 供图
与此同时,团队与村委会就村庄电力保障和电网运行进行访谈,深入了解网格员制度在服务群众、响应需求中的实际作用。在访谈结束后,团队与村委会共同举行了“合肥工业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揭牌仪式,标志着“合肥工业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项目在地方成功落地。▲图为团队成员与新墙村网格员进行访谈。陈蒙 供图
▲图为实践团队在新墙村村委举行揭牌仪式的合影。陈蒙 供图
当天的实践既是一次跨学科的知识融合,更是一次走入乡土、贴近民生的深度对话。从工业智造到传统工艺,从新能源站到乡村课堂,团队成员们用脚步丈量发展前路,用专业践行初心使命。乡村振兴从来都不是宏大叙事,它体现在每一盏亮起的灯光,每一条通达的线路,每一个孩子眼中的光。未来,他们将继续以“电”为笔,为美丽乡村绘出绿色可持续的发展图景。
撰文 | 洪宇晨 马一朗
图片 | 陈 蒙
审核 | 黄新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新凯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