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昌航空大学民航学院(飞行学院)“红情蓝梦”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崇仁县马鞍镇汤溪村开展第二天的实践活动。队员们通过产业调研、农耕体验、红色走访等形式,深入了解乡村振兴发展成果,在实践中学思践悟。
实践队探访特色产业,触摸乡村振兴“新引擎”
实践队首站来到崇仁变电小镇展示中心,通过图文展板、沙盘模型,了解崇仁变电产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规划。“从传统制造业到智能化升级,崇仁变电产业走出了一条创新之道。”队员刘艳美在参观后感慨道。在山凤小镇麻鸡博览园中,队员们跟着讲解员的步伐沉浸式了解“崇仁麻鸡”这一地理标志产品的培育历史和文化内涵。当地依托“公司+联合体+农户”模式,推动麻鸡养殖年产值突破30亿。从育种到深加工,一条龙产业真正实现了“一只鸡带动一方富”。
▲图1为实践队员参观变电小镇中心展厅
实践队躬身稻田劳作,上好青春“劳动必修课”
下午,实践队挽起裤腿走进汤溪村稻田,在当地农户指导下学习分苗、插秧。“弯腰不到十分钟就腰酸背疼,真切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含义。”队员常时源抹着汗水说道。绿油油的秧苗间,青年学子与村民并肩劳作,在泥土气息中深化对农耕文化的认知。村支书点赞道:“大学生们肯吃苦、学得快,为农忙添了青春力量!”
▲图2为实践队员在插秧
实践队对话红色先锋,薪火相传砥砺初心
实践队拜访了汤溪村老党员李金根和烈士后代赵玉兰。81岁的老党员李金根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乡村发展的沧桑巨变,叮嘱青年“永远跟党走”;在烈士后代赵玉兰家中,队员们聆听了游世宗烈士的英勇事迹,被其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牺牲精神深深打动。00后队员郭朝阳在日记中写道:“烈士们用生命捍卫祖国,作为航空院校学子,我们要用专业守护航空安全。”
▲图3为实践队员在拜访村支书
此次实践活动,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产业发展与红色精神同频共振的时代脉搏,在参观调研中感悟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性,在田间劳作中培养了吃苦耐劳的民航精神,在红色教育中淬炼了航空报国的理想信念。未来,实践队队员将把实践收获转化为专业学习的动力,在航空事业中践行“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的青春誓言。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郭朝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