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讯(通讯员 龚明月)7月15日-19日,肇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队暨青年大学生 “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赴罗定市双东街道开启为期数日的基层实践之旅,28名队员怀揣青春热情与责任担当,在基层一线书写成长篇章。
一、问政:聚焦教育治理新实践
7月15日,在双东街道办事处会议室,一场围绕农村基础义务教育治理新问题新实践的调研座谈会正如火如荼地召开,街道办相关人员及实践队师生积极参与。会上,街道办副主任汪秀琴同志结合基层教育经验,剖析留守儿童教育困境、数字素养培育难点等问题,指出劳动力外流加剧挑战,“兼顾教育质量与心理健康”等问题亟需破解。街道工委副主任、民政工作负责人彭展瑶同志从民政视角切入,阐述留守儿童关爱体系、企业项目落地的人才等保障,提供多维度参考。队员认真聆听,积极提问研讨,互动热烈。
二、求教:思索基础教育新问题
7月15-18日,实践队先后走访双东中心小学、罗定第四中学,深入富丽小区、大众村、以民村委、龙凤村委等,紧紧围绕留守儿童教育、农村孩子数字素养、基础教育教学点撤并等主题开展深度调研。
双东中心小学邱清校长阐述了留守儿童的教育困境、农村基础教学点撤并的影响及地方产业经济结构对教育资源布局的塑造表现。实践队师生围绕调研的核心议题,与校方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重点就教学点的运营、留守儿童的关爱、校园校舍的建设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细致咨询。
罗定第四中学欧飞校长接受实践队访谈,提及在新的教育背景下,留守儿童在地隐形特征额外突出,家庭陪伴、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等方面严重缺失,协同育人机制构建难度增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不同区域间儿童素质素养出现显著差距,农村学生数字素养较低,智能设备的使用现状令人担忧,“熬夜游戏”等行为频发,急需创新学校管理措施,力求在技术应用与行为规范间寻求平衡、提升青少年数字素养。
在双东中心小学黄智萍副校长陪同下,实践队实地参观了双东中心小学忠智教学点,具体考察了该教学点的软硬件设施、课程设置、师生配比、深入了解了教学点的日常运行情况、教学管理模式和未来发展规划;走进学校周边村落,走访当地居民家庭,与孩子们亲切交流,用心倾听并收集关于留守儿童状况和乡村发展的一手鲜活资料;深刻感受到了乡村基础教育的真实一线现状。
三、访企:感受产业经济新脉博
与此同时,实践队相继走进广东微容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罗定市宝捷电子有限公司开展实地主题调研,深入了解科技企业的创新发展态势。
在微容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实践队依次参观了微容电子的展厅、生产车间以及研发中心了解企业发展历程、MLCC 核心技术以及智能制造和质量控制体系等实践。随后与企业管理层、技术骨干展开主题座谈,企业分享发展机遇挑战及创新、人才培养等经验,队员围绕产业结构模式人才培育、职工子女教育等展开提问,互动热烈。
活动中,宝捷公司负责人热情接待了实践团队,详细介绍了企业的发展历程、核心产品线及技术创新成果。企业深耕电子元器件领域多年,依托强劲研发实力与先进工艺,产品主攻消防预警系统,生产车间采用“自动化生产线+人工协同”模式,实现各环节的高效联动。座谈会上,双方就企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教育协同、区域经济、资源共享及乡村振兴中的企业责任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通过系列活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既搭建了马院学子与基层的沟通桥梁,又为后续主题调研提供了扎实的现实依据,让砚园青年学子在 “向‘乡’而行” 中践行担当,用实际行动为“百千万工程”注入青春动能,在基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龚明月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