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银龄”数字生活,直播助农“桃”气满满|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溯高思兴”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三下乡纪实

发布时间:2025-07-18 08:5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成浩   阅读 5.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8日讯(通讯员 黄春荣、黄洁萍、王成浩、钟佳凝、余鸿彬)夏日的河源,涌动着青春的活力。广师大“溯高思兴”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的成员深入基层,在源南镇用专业知识与热情服务,谱写了服务社会、助力乡村的生动篇章。我们聚焦“银龄”数字鸿沟,传递指尖温度;化身“带货达人”,为连平鹰嘴桃拓展云端销路。

智慧助老:从街头到课堂

河源文化广场上的一次偶遇,深深触动了队员们。一位老爷爷主动上前,拿着智能手机,热切地询问如何下载喜欢的音乐。队员们听到后立即停下脚步,耐心细致地一步步指导,从连接网络、下载APP到搜索保存,老爷爷年纪大了耳朵听不清楚,记忆力也不比当年,我们便一次次的重复操作过程,直到老爷爷学会并记住。这份来自街头的需求,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乡村老人融入数字生活的渴望与面临的“数字鸿沟”。

▲图为老爷爷向队员们寻求帮助(王洁珣  供图)

那次经历促使“溯高思兴”团队开展了今日的老年人智能手机科普活动。如今“溯高思兴”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在河源源南镇精心组织了一场“智慧助老,乐享生活”智能手机科普课堂。队员们化身“小老师”,聚焦老年人最关心的核心需求:微信视频通话、健康码出示、手机支付安全、预约挂号以及防范电信诈骗。队员们采用一对一、手把手教学,耐心解答老人们关于“字体太小看不清”、“操作太快跟不上”等普遍困惑,反复演示操作步骤,并重点强调了安全使用的注意事项。

▲图为老爷爷与队员热情的交流(王柔惠 供图)

看到越来越多的老人在队员的帮助下解决了曾经的难题。科技的温度,正在于它能拉近心与心的距离,让“银龄”生活不再孤单,更加从容自信。

▲图为队员们帮助老奶奶解决手机问题(李美谕 供图)

直播助农:青春代言“鹰嘴桃”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连平鹰嘴桃,以其果大核小、清脆爽口、蜜味浓郁而闻名遐迩。正值鲜桃上市的黄金季节,我们充分发挥新媒体技能,架起手机,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青春助农”直播带货活动。

▲图为队员们热情的介绍当地特产(黄春荣 供图)

镜头前,“溯高思兴”的队员们热情洋溢地介绍着连平鹰嘴桃的独特品质、香甜口感和优良产地。“咔嚓!”一声清脆的咬桃声通过麦克风清晰传递,队员们现场展示着果肉的多汁与香甜,分享着地道的吃法,瞬间点燃了屏幕前观众的味蕾与购买欲。队员们也在用心介绍产品特点,耐心解答观众关于价格、品质、物流保障的各种疑问。后台运营的同学也紧密协作,保证了整个直播的顺畅高效。

▲图为队员们积极解答相关直播问题(黄洁萍 供图)

这场精心准备的直播,是队员们运用所学知识服务乡村的一次生动实践。小小的屏幕,架起了连接优质农产品与广阔市场的桥梁;青春的声音,传递着连平鹰嘴桃的甜蜜与故事。“溯高思兴”团队不仅是在推介一份特色美味,更是在用实际行动,为连平鹰嘴桃的品牌传播和销售拓宽渠道,将青春的创意与热情,化作助力乡村振兴的蓬勃种子。

实践感悟

此次河源之行,“溯高思兴”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队员感触良多。在源南镇的科普课堂上,队员深刻的体会到如何用耐心与科技温暖“银龄”生活,弥合数字鸿沟;在直播助农的实践中,队员们也真切的感受到了新媒体赋能乡村产业的蓬勃力量与无限可能。深入基层,服务社会,不仅锻炼了大学生的沟通协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深化了对国情民情的理解。从一次街头的耐心解答,到一场系统的科普服务;从精心策划的直播活动,到实实在在的助农成果,“溯高思兴”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的队员们正在用脚步丈量土地,用行动诠释着青年担当。

▲图为老爷爷问题解决后热情的回应(李美谕 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成浩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7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