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指尖绘彩,童心映瓷

发布时间:2025-07-18 08:3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凯强   阅读 4.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8日讯(通讯员 张凯强)为传承非遗文化,丰富乡村儿童暑期生活,7月6日,景德镇学院教育学院“瓷韵乡情,陶染童心”实践团在指导老师张凯强和江霞琴的带领下,走进浮梁县东安小学,开展扎染艺术体验与陶瓷画创作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传统工艺魅力,以美育心、拓宽艺术视野,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实践团与同学们合影留念

扎出奇妙形,染出梦幻色

一布一染,一娟一韵。遇见扎染,品位非遗。实践环节中,孩子们围坐扎染操作台,化身非遗小匠人。他们有的将棉布叠成风琴褶扎出纹路,有的把布料团成花苞状,期待染出渐变层次与“烟花”图案。染色时,孩子们小心将布团浸入靛蓝染料,看素白布面晕染出奇幻纹路,惊喜赞叹不断。待布料展开,孩子们举着作品雀跃,自豪于做出非遗作品。

同学们展示扎染作品

画笔绘瓶间,色彩绽童颜

一笔一蓝,勾勒千年韵味。孩子们笔下,青花瓷绽放新彩。活动伊始,孩子们对陶瓷画充满好奇。志愿者介绍陶瓷画历史后,孩子们化身小艺术家,在引导下勾勒碗、花瓶等形状并上色,有的模仿青花瓷,有的大胆用多种颜色创作。志愿者耐心指导,鼓励表达。 经过一番精心绘制,一幅幅独具特色的陶瓷画新鲜出炉。看着自己的作品,孩子们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的笑容。这些作品或许笔法稚嫩,色彩搭配也不够成熟,但每一幅都饱含着孩子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是他们最纯真的艺术表达。

刘晓燕教同学们涂陶瓷画

同学展示陶瓷画作品

非遗传承实践意义与展望

此次扎染和教孩子们画陶瓷画的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体验到了传统工艺和陶瓷艺术的魅力,更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这个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也收获了满满的感动与快乐。让乡村孩子接触传统工艺,种下文化传承种子,与孩子们一同体会非遗传承意义。

实践团成员表示,将以此为起点,以非遗为媒开展多元活动,让“瓷韵乡情”浸润童心,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在“三下乡”路上为孩子点亮艺术梦想,让传统工艺焕发生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凯强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3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