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工匠巧手琢微毫 大国工铁肩担山河——武汉学院鹰栖台支教先锋团带领武汉学子用筷子“智造”长江梦想!

发布时间:2025-07-17 15:1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明雨丽   阅读 904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志愿服务

7月16日,武汉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内洋溢着孩子们兴奋的欢笑声。武汉学院鹰栖台支教先锋团的志愿者们以“探秘三峡大坝”为主题,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科普实践课。活动通过“科学认知+艺术表达”的双轨模式,让孩子们在工程实践中感受结构美学,在创意设计中领悟科技与艺术的共生关系。

课堂上,支教老师通过精心制作的视频动画和互动问答,向孩子们揭开了三峡大坝这一世界级水利工程的神秘面纱。通过精心准备的视频动画和互动问答,孩子们了解到这座屹立在长江上的“钢铁长城”不仅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更是保障长江中下游防洪安全的重要屏障。老师特别强调:“三峡工程凝聚了几代中国工程师的智慧,体现了科技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此图为在鹰栖台支教先锋团的引导下学生们踊跃举手参与互动问答

为了让抽象的知识变得触手可及,活动特别设计了创意搭建环节。孩子们利用竹筷、卡纸等简易材料,动手搭建自己心中的三峡桥梁模型。教室里瞬间变成了热火朝天的小小建筑工地:有的小组专注研究桥梁的承重结构,反复测试不同搭建方式;有的小组则发挥艺术创意,在桥身上进行创意贴画。当一个个精巧的桥梁模型成功立起,孩子们兴奋地测试承重能力,“桥能放五本书!”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此图为在鹰栖台支教先锋团的引导下学生进行桥的搭建

在作品展示环节,每个小组都自豪地介绍自己的设计理念。志愿者们惊喜地发现,孩子们不仅理解了工程技术,还自发地将本土文化元素融入创作。

此图为在鹰栖台支教先锋团的引导下学生与自己制作的桥进行合影

鹰栖台支教先锋团负责人表示:“始终践行以美启真的教育理念,活动特意设置工程美学观察文化符号转化等环节,就是要让孩子们明白——科学探索需要严谨的逻辑,也需要诗意的想象。”

据悉,本次“硬科技+软艺术”的授课模式获得了家长高度评价。许多孩子表示,通过活动不仅学到工程知识,更发现了原来数学公式和美术构图一样有韵律美。(撰稿:明雨丽  图片:鹰栖台支教先锋团)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明雨丽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3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