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7日讯(通讯员 岑金玲)为响应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号召,7月15日,广东培正学院彩虹村韵光影实践团秉持“以‘虹’润乡野,以教传希望”理念,深入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合水社区,开展环保主题实践活动。活动将环保理念与乡村特色深度融合,以趣味互动为乡村儿童注入绿色动能,也让实践团成员收获成长,成为“百千万工程”生态振兴的生动注脚。
▲图为小朋友们全员上课合照
变废为宝,巧手启再生
实践团成员以塑料废弃杯为素材,带领小朋友们开启艺术改造之旅。教学中,老师指导小朋友运用水彩笔、贴纸开展融合创作。这不仅仅是一次手工课,更是一场深刻的环保启蒙。在互动交流中,老师通过分享废物回收与利用的发展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垃圾回收和环保的认知。小朋友们专注于给塑料杯“换装”,在涂色、粘贴的过程中,直观领会 “减量化、再利用” 环保原理,对 “百千万工程” 倡导的 “绿色低碳生活” 有了具象认知。原本将被丢弃的塑料杯,经小手改造成为独特 “艺术品”,资源循环理念悄然在小朋友们心中扎根,埋下了未来可持续生活方式的种子,体现了环保教育从娃娃抓起的深远意义
▲图为小朋友变废为宝课堂创作时刻
绿美广东,童心绘乡韵
围绕广东山水、绿色风貌,绘画课堂成为小朋友们畅聊家乡生态之美的小天地。老师引导小朋友观察、讨论广东绿水青山特色,再指导大家用水彩笔、蜡笔描绘不同风貌。创作时,小朋友们笔触灵动,把对本土生态的热爱融进色彩与线条:有的绘出家乡溪流环绕青山的景致,有的展现城市公园绿树成荫的画面。画作既是绿色理念传播载体,生动展现了孩子们眼中的“绿美广东”,更凝聚起青少年参与 “绿美广东” 建设的共识。同时,也让老师看到乡村儿童对家乡生态的细腻感知与创作热情。这不仅是美育的成果,更是了解乡村儿童生态认知的重要窗口,为后续开展更具针对性、更富感染力的生态美育提供新思路,助力乡村生态文明的代际传承。
▲图为绿美广东绘画创作课堂小朋友画画时刻
光影纪实,镜头观家园
小朋友们化身 “小设计师”,用纸盒、纸杯制作简易相机,还发挥创意绘画装饰,打造专属 “摄影装备”。在老师引导下,于教室模拟取景实践,聚焦窗台绿植、教室角落小盆栽等环境细节,捕捉平常生活里的生态闪光点。这一过程中,小朋友们学会了关注身边生态,乡土认同感不断深化,“关注身边事、参与家乡建” 的自觉悄然萌芽。老师也在指导里,真切触摸到乡村儿童生态观察视角,为开展在地化环保教育拓宽思路,共同培育具有环保意识的乡村建设后备力量。这种“从细微处着眼,在行动中感悟”的方式,是培养未来乡村环保生力军最接地气也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图为小朋友“咔嚓,记录生活“课堂简易相机展示
青春力量扎根乡土,环保理念融入日常。广东培正学院彩虹村韵光影实践团以趣味课堂为桥梁,让乡村儿童将环保意识内化为行动自觉。“百千万工程” 的绿色蓝图正借代际传承之力,在乡野生长为可持续发展的壮阔图景。让生态之美、振兴之力,长久滋养这片土地的生机与希望,驱动乡村在绿色发展轨道上稳步前行,书写生态与发展共荣的美好篇章。
撰文 | 岑金玲
图片 | 杜婉淇 林静萍 岑金玲
一审 | 陈梓盈 徐馨 刘沁苑 魏佃亦
二审 | 李浚葆
三审 | 黄宏武 梁俊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徐馨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