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红旅溯硝烟,溶洞烽火铸军魂

发布时间:2025-07-16 23:0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笑笑 欧阳佳怡 许龙云   阅读 6.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为响应科技强国政策,践行生态文明建设,深化实践育人内涵,7月13日上午,川北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脉赓续·国韵传扬”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奔赴巴中光雾山,开展“地质红旅溯硝烟·溶洞烽火铸军魂”学习活动,感受南江红色血脉和历史变迁。

石藏万古沧桑,脉证亿年演变。地质博物馆内陈设众多,队员们依此学习光雾山的地质变迁与生物演变。33亿年的变化,沉淀出绵延35万亩的喀斯特地形,孕育出栖居此地的万千人家。从原始敬畏,到靠山吃山,再到过度采伐,最终和谐共生,南江人民在这片大地上繁衍千年,生生不息。

▲图为队员参观诺水河地质博物馆 供图:钟一涵

游击烽火不灭,铁血山河长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巴山游击队纪念馆,在模拟沙盘中洞察“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战术体系。游击战是基于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十六字方针”为核心的作战方略,但游击战的胜利,在于但不仅在于作战策略的正确指导——“一口锅”“百纳鞋”等物品承载的鱼水情深,“三断盐粮不叛党”的纯粹信仰,都是不可或缺的获胜因素。不论是倚靠于大山之下立足安家,还是奔行于纷飞战火杀敌安国,南江人民总以其不屈不挠的毅力为实现国泰安康做斗争。

▲图为队员在巴山游击队纪念馆前合影留念 供图:莫芮

此次活动从一种崭新的角度展现南江风貌,使青年学子在厚重的历史氛围中深刻理解先烈的英勇斗争,汲取奋进力量,厚植家国情怀,激励我们铭记历史,砥砺前行,让红色基因永续传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笑笑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9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