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 7 月 16 日讯(通讯员 李欣妍) 近日,佛山大学 “百千万工程” 突击队 ——“医暖山湖” 实践团走进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深入金林水乡与冲源村(德庆县官圩镇),探寻古村落与特色产业村的文化基因,记录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生动实践。
一、金林水乡:千年古村的文化密码
金林水乡,这座承载着 1700 多年历史的岭南古村落,是古代德庆四大名乡之一。明朝聚落成村后,12 个姓氏在此繁衍生息,其中孔姓村民达 400 余人,为孔子第 58 世孙南下定居后的后裔,儒家文化的浸润让村落至今保留着 “耕读传家” 的传统。
抗战时期,肇庆中学曾迁址于此办学,国画大师黎雄才在此执教的往事,更给这片土地添了层文化厚韵。村民谈伯指着村头古榕下的石凳说:“当年黎先生就在这教孩子们画画,树荫下都是笔墨香。”
图为金林水乡壁画。佛山大学医暖山湖实践团宣传组供图
村落的自然与建筑之美同样令人称奇。被 “寿星、金龟、蝠、鹿、鹤” 五山环抱的金林水乡,“两河双圳五大井” 构成独特水系:金林河、吉岗河如绸带绕村,双圳水从村民门前潺潺流过,北秀湖、上林塘等湖泊清澈如镜。90 座明清古民居与 9 座古祠堂错落分布,木雕上的 “花鸟虫草”、壁画中的 “二十四孝” 故事栩栩如生,长寿门、太里门等阁楼式城门保存完好,青石板路上的凹痕记录着岁月足迹。“走在村里,像翻开一本立体的岭南民俗志。” 实践团成员陈婉嘉说,队员们用镜头记录下古民居的 “三进三间” 格局、古井的榫卯结构井栏。
二、冲源村:一坛米酒里的产业振兴路
与金林水乡的古韵不同,官圩镇冲源村以 “酒香” 闻名,被称为 “酒香文化村”。该村坐落于肇庆山水之间,群山环抱,是一处沉醉在酒香中的 “桃源”。刚入村口,橙黄外墙的民居整齐排列,家家户户门前的陶坛里封存着新酿米酒,墙面上 “把酒话桑麻”“醉里乾坤大” 等酒诗酒句,勾勒出独特的 “酒香文化村” 风貌,让人瞬间沉浸在浓郁的酒文化氛围里。
图为酒香文化村。佛山大学医暖山湖实践团宣传组供图
实践队在与当地冼氏酒坊老板的交谈中了解到,该酒坊的米香型白酒酿造工艺独特:选用优质大米和山泉水,经泡透蒸熟、晾好后,拌上祖传酒曲,入缸糖化发酵五十天,蒸馏时掐头去尾取中段酒液,再经陶坛陈酿而成。这种白酒口感清甜爽口,带着淡淡的米香,入口绵柔不刺激,回味还有一丝甘润,深受大家喜爱。
图为三下乡队员与当地冼氏酒坊老板交谈的照片。佛山大学医暖山湖实践团宣传组供图
三、双村辉映: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振兴图景
金林水乡与冲源村,虽气质迥异,却共同勾勒出德庆乡村振兴的路径 —— 金林水乡以 “文化保育” 为钥,修复古民居时采用 “修旧如旧” 原则,保留原有建筑肌理;冲源村则以特色产业为基,让传统米酒酿造工艺焕发新活力。
实践团负责人庞梦芝表示:“金林水乡的‘守’与冲源村的‘变’,都是对传统文化的最好传承。年轻人回到乡村,用新思维激活老资源,这正是‘百千万工程’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正如队员们在实践日志中所写:“乡村的魅力,在于它既留住了‘从前慢’的韵味,又生长着‘向未来’的活力。” 金林水乡的青砖黛瓦与冲源村的岁月醇香,共同绘就了德庆乡村振兴的鲜活画卷,等待更多人亲身感受这份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独特魅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庞梦芝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