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湖南信息学院“新青年·红足迹宣讲团”在汨罗市任弼时纪念馆继续他们的“三下乡”之旅。当天,团队围绕完善主题为“藏在文物里的革命”的视频、引领游客参观、整理文物资料、学习红色文化”四大任务,深入纪念馆,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志愿服务与学习活动。
上午,团队成员首先对视频进行了完善。通过工作人员指导与数据分析,团队发现当前视频内容在吸引年轻游客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为此,团队结合纪念馆的特色展览、红色文化资源以及游客的互动反馈,对视频内容进行了优化调整,增强了视频的吸引力和传播力。同时,团队还尝试引入更多互动元素,如线下问答等,以提升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图为志愿者完善视频的过程 易大耀 摄)
在完善视频的同时,团队成员还化身为小小讲解员,带领游客参观纪念馆,并与他们进行深入交流。通过讲解任弼时同志的生平事迹、革命精神以及纪念馆的历史背景,团队不仅让游客在参观过程中了解历史,还让他们感受到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与无私奉献。许多游客表示,通过团队的讲解,他们对红色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图为志愿者为游客讲解 何儒明 摄)
下午,团队成员在纪念馆库房协助工作人员整理文物资料。他们按照分类标准对书籍、文献等资料进行了分类、归档,确保资料的系统性和可查阅性。在整理过程中,团队不仅学习了如何科学管理文物资料,也深刻体会到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此外,团队还与文物管理主任进行了交流,了解了文物信息的数字化管理流程,加深了团队成员对红色文化的理解。
(图为志愿者整理书籍 王凯 摄)
在此次活动中,团队成员们倾注了大量心血,付出了诸多努力。为了完善视频,他们反复打磨每一个镜头,从画面构图到色彩调配,再到背景音乐的选择,都经过了无数次的讨论和修改,常常加班加点,只为呈现出最完美的效果。在整理文物资料的过程中,成员们耐心地对每一件文物进行登记、分类,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哪怕是一个微小的细节也绝不放过。
正是这些辛勤的付出,让团队成员们收获颇丰,自身也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在视频制作过程中,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视频剪辑技巧得到了显著提高,学会了如何运用视觉语言更好地传达信息。通过讲解红色文化,大家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不断增强;而整理文物资料则培养了他们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让他们明白每一项工作都需要脚踏实地、认真对待。同时,在与团队成员的协作中,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也得到了锻炼,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倾听他人意见、配合他人工作,共同完成目标。
这些提升不仅让团队成员在专业技能上更上一层楼,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付出与收获的辩证关系,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团队将带着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成长,继续在 “新青年・红足迹宣讲团” 的平台上发光发热。
通讯员:欧阳宇翔、易大耀、何儒明
指导老师:夏红玉
一审:陈新富
二审:陈志强
三审:夏红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