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火新生・乡韵共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体验痘姆陶制作:指尖触陶土,青春悟匠心

发布时间:2025-07-16 11:3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唐婷婷   阅读 1.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6日讯(通讯员 唐婷婷 葛思雨) 7月14日上午,安徽省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泥火新生・乡韵共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一行走进安徽省潜山市痘姆乡张三李四陶艺工坊,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沉浸式体验痘姆陶器手工制作全过程,近距离触摸这项千年技艺的温度与生命力。

工坊内,陶土的温润气息与木质工具的清香交织。传承人黄师傅首先向团队成员介绍了痘姆陶的原料特性——取自本地、质地细腻、可塑性强,是成就痘姆陶器质感的基础。“揉泥要像给陶土‘按摩’,力道匀了,土才听话。”师傅边说边演示,双手轻覆上,拇指微微内收按压中心,其余手指顺势向外舒展,在旋转的韵律中,泥团渐渐升起、塑形,眨眼间便有了器皿的雏形。

实践体验环节,成员们力度掌握不到位,陶坯屡屡变形。“别急,指尖轻轻往上提,力道要稳。”师傅耐心地握住成员的手,一点点调整角度,感受陶土在旋转中“生长”的韵律。到了刻绘阶段,师傅更是细致讲解刻刀的角度与运刀力度。成员们兴致盎然“原来看似简单的捏塑,藏着这么多门道,”一位团队成员感慨道,这不仅是手艺,更是与泥土的默契磨合。

体验过程中,黄师傅还讲述了痘姆陶一坯一火,千窑千面”的独特之处——烧制时窑火温度的细微变化,都会让成品呈现出意想不到的色泽与肌理,这正是痘姆陶的魅力所在。团队成员们边学边记,用镜头记录下制陶的关键步骤,也将传承人的讲述一一整理,为后续梳理非遗传承故事积累第一手资料。

此次制陶体验是“泥火新生・乡韵共兴”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通过亲手参与制作,团队成员不仅深化了对痘姆陶技艺的认知,更直观感受到非遗传承背后的匠心坚守。接下来,团队将结合体验所得,进一步探索如何用年轻化视角讲好痘姆陶故事助力这项古老技艺在当代焕发新活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唐婷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