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信团队赴琥珀村乡村支教——走进乡村,创造未来

发布时间:2025-07-16 10:5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红妹   阅读 5.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6日讯(通讯员 杨沈强、陈红妹)安徽师范大学计信学院"彩虹e教"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岳西县冶溪镇琥珀村的支教活动持续深化,团队立足专业特色,构建"科技赋能+文化浸润"双轨教学模式,让科学种子在乡土中生根发芽。

一、物理实践:丈量身边的科学

在《运动与速度》课堂上,志愿者以苏炳添9.92秒的百米战绩为切入点,引导孩子们计算猎豹144公里/小时的冲刺速度。"如果旗鱼以110km/h游动,1小时能跨越多少个标准操场?"孩子们用直尺在教室地面丈量出400米跑道,通过实地测量理解速度与距离的关系。课堂笔记中记录着孩子们的感悟:"原来数学公式里的数字,真的能变成操场上的脚印!"

▲图为物理课。通讯员 杨沈强 摄

二、音乐课堂:歌声中的亲情密码

当《萱草花》的旋律在教室响起,队员结合电影《你好,李焕英》讲述中国母亲花的文化内涵。孩子们跟随旋律轻声哼唱,在歌声中感受亲情的力量。课后,许多孩子主动分享与家人的温暖故事,音乐成为连接情感的桥梁。

▲图为音乐课。通讯员 杨沈强 摄

三、食安课堂:练就火眼金睛

"QS标志要认准,生产日期别过期!"在食品安全实践课中,孩子们认真学习"五步检测法",用放大镜仔细观察零食包装信息。志愿者通过实物展示和情景模拟,帮助孩子们掌握食品选购技巧。分组竞赛中,孩子们争相指出包装上的关键信息,课堂气氛热烈活跃。

▲图为食品安全课。通讯员 杨沈强 摄

四、编程启蒙:给稻草人装上"智能眼"

编程课上,志愿者展示用慧编程制作的小猫追球游戏,通过坐标计算实现角色自动追踪。孩子们兴奋地调试代码,为稻草人设计驱鸟程序。"当小鸟坐标小于50时,稻草人挥动扇子!"同学们成功运行程序的瞬间,教室里爆发出欢呼声。这份充满乡土味的编程作业,被孩子们称为"给稻草人的智能大脑"。

▲图为编程课。通讯员 杨沈强 摄

五、化学探秘:解密空气中的生命

红磷燃烧实验中,水面上升1/5体积的神奇现象,让孩子们直观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志愿者现场演示氧气瓶调节阀使用,模拟医院输氧场景。"这个面罩要像贴邮票一样贴紧口鼻!"生动的比喻让抽象概念具象化。当看到乙炔氧气焰切割钢板的实况视频时,孩子们惊叹:"原来火焰可以像刀子一样精准!"

▲图为化学课。通讯员 杨沈强 摄

此次实践,是计信学子将专业所学融入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他们以知识为桥连接城乡教育差距,用科技创新点亮乡村少年梦想,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科技报国、文化兴邦"的种子。队员们将继续秉持"教育赋能乡村,科技引领未来"的理念,在乡土大地上书写青春答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红妹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6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