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6日讯(通讯员 王甜甜 赵泽慧 李佳琪) 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引导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赴伊宁县英塔木镇民族团结社会实践团走进伊宁县英塔木镇喀拉苏村村委会三楼会议室,为当地6至14岁的各族青少年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玫瑰花折纸艺术课。在主持人李佳琪和王甜甜的带领下,缤纷彩纸化作朵朵“团结之花”,在少年们手中绽放,为乡村夏日注入浓浓温情。
活动室内,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围坐在一起,气氛欢快融洽。李佳琪和王甜甜化身亲切的“小老师”,将一张张平凡的彩纸赋予神奇的生命。她们耐心演示每一个折叠步骤,指尖翻飞间,花瓣雏形初显。孩子们目光专注,小手跟随指引小心翼翼尝试——翻转、压角、卷曲……当一片片纸瓣渐次聚合,最终凝成一朵立体的玫瑰时,孩子们的脸上瞬间绽开了比手中纸花更灿烂的笑容。12岁的维吾尔族女孩麦迪乃兴奋地举着自己的作品:“看!我的‘团结花’开得最大!回去要送给妈妈!”这堂指尖上的艺术课,不仅传递了创造之美,更在孩子们心中悄然埋下民族情谊的种子。
▲图为团队成员教小朋友们折纸/图注
对于实践团的大学生而言,这方小小课桌亦是“知行合一”的生动课堂。王甜甜在课后感慨道:“孩子们投入的眼神和完成作品后纯真的喜悦,让我真切感受到教育的力量。一张纸,一份耐心,就能搭建起心与心之间的桥梁,这正是我们实践的意义。”李佳琪则从文化交融的角度分享:“纸艺虽小,却承载着中华传统手工艺的智慧。当看到不同民族的孩子一起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完成这象征美好的玫瑰,我深刻体会到,文化的魅力正在于它能跨越语言与习俗,唤起我们心底最朴素的共鸣与认同。”
▲图为团队成员教小朋友们折纸/图注
孩子们的世界最是澄澈,他们用最直白的语言和行动表达着内心的触动。13岁的维吾尔族男孩穆斯塔克木在成功折出玫瑰后,特意用汉语对身旁指导他的大学生哥哥说:“哥哥,下次你来,我教你打排球!” 简单的话语,质朴的邀请,折射出活动在孩子们心中激荡的涟漪。这堂折纸课,在他们眼中早已超越手工本身,成为一次新奇而温暖的相遇,一次对“我们都是一家人”最童真的理解与实践。
▲图为团队成员给小朋友们示范折纸/图注
实践团以纸为媒、以美育情,在喀拉苏村的活动室里精心浇灌着民族团结的常青之树。我们期待,这一束束由稚嫩双手精心折叠的纸玫瑰,能成为孩子们记忆中永不凋零的“团结之花”,在心灵深处持续传递和谐与友爱的芬芳;更期待未来有更多这样带着温度与创意的实践走进乡村、贴近童心,让各族青少年在共同学习与创造中增进理解,建立情谊,让民族团结的根基越扎越深。当无数个这样的“喀拉苏村”紧紧相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参天大树必将枝繁叶茂,各族儿女定将在未来的征途上,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携手绘就更加绚烂的明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泽慧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