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调穿唐宋,新声润青春——广师大学子赴石塘镇贻德堂解码千年月姐歌基因

发布时间:2025-07-16 18:4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黄宇杰、梁梓浩、刘鸿姮、卢孟祺、何梓星   阅读 1.4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6日讯(通讯员黄宇杰、梁梓浩、刘鸿姮、卢孟祺、何梓星7月13日,为探寻千年非遗魅力,筑牢文化传承根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轮动不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走进韶关石塘贻德堂,深入调研省级非遗“月姐歌”,追溯其千年流变,探寻非遗传承新路径。

团队成员前往贻德堂(图1)

循声觅古韵,祠堂遇新声

石塘月姐歌是粤北妇女以月为媒、以歌载史的千年绝唱,其唐韵方言唱腔及中秋民俗仪式,共同构成了中国非遗中独树一帜的音乐遗产。为守护文化根脉,当地老一辈“月姐”坚持每年暑期开设少儿传习班。恰逢2025年石塘月姐歌少儿培训班”开班仪式团队成员在省级非遗传承人李玉清的带领下,齐声学唱传统衬词歌谣:“正月钉陂顶,当当的;二月斗陂潭呀!的的当,照皮烂”。童声清越,萦绕梁椽,们逐句示范的唐韵古调与稚嫩学唱声交融,生动诠释着千年非遗的活态传承为非遗传承注入新生力量。

团队成员融入月姐歌少儿培训班共唱月姐歌(图2)

童声续薪火,匠心拓新途

月姐歌申遗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守护者的破局之举。参与月姐歌非遗申请的民俗文化研究员李招环老师,向队员们讲述守护之路“月姐歌实际上是古时女性为排解劳作辛苦与生活苦闷而传唱的歌曲,并无文字记载,仅依靠口传心授代代相传。”要将月姐歌传承下去,一部较为完整的歌序必不可少。在政府支持下,李老协同老一辈月姐开展歌词采录工作,制作出了一本完整的歌序,推动月姐歌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部分歌词入选省级甚至国家级歌谣集成。

面对传承困境,他更敢为人先,锐意革新:“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但也不能困在祠堂里!”他主动求变,为月姐歌注入舞蹈元素,并巧妙结合旅游热潮,将其打造成面向游客的特色展演,一步步为古老歌谣开辟出活态传承的“新声路”。

李招环书写2025年石塘月姐歌少儿培训班”开班仪式横幅(图3)

青春共传承,古韵启新思

从月姐们饱含深情的吟唱,到李招环老师数年如一日的坚守与求索,队员们真切感受到那份对文化根脉的炽热情怀。这份坚守,如祠堂古老的梁柱般厚重;这份热爱,如月姐歌的旋律般悠长。它深深叩击着队员们的心扉,不仅点燃了他们深入了解非遗的求知之火,更让他们淬炼出 “干一行专一行”的扎实品格与“敢破敢立”的创新锐气

 当省级非遗传承人将记载千年唐韵的唱本交予手中,当童声齐诵的“正月钉陂顶,当当的”在祠堂青石板上激起清越回响,这场跨越时代的文接力已悄然完成。团队成员们指间摩挲着泛黄歌谱的褶皱,耳畔回荡着月姐歌特有的羽调婉转,更感重任在肩。他们将以实际行动,为千年唐韵注入青春量,让濒危古调在新时代的声场中生生不息,共同守护非遗传承。

开班仪式合照(图4)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何梓星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5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