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6日讯(通讯员 莫颖姗、汪静茹、骆荣机) 7 月 14 日,绵延薪火艺韵队在天伦社区为孩子们打造了一场心理健康与美育相融合的主题活动,当心理健康知识遇上趣味游戏与创意美育,这个夏天,绵延薪火艺韵队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把专业心理知识变成 “听得懂、玩得转、记得住” 的体验,为他们搭起一座 “心灵加油站”,让孩子们收获不一样的心灵滋养与艺术色彩!
解码情绪密码,学会与心灵对话
绵延薪火艺韵队队员化身温柔又专业的“心灵导航员”,牵着孩子们的手踏上探索自我的奇妙旅程。志愿者巧妙借助《头脑特工队 2》电影,将抽象的情绪知识化为孩子们易于理解的画面,生动介绍了分别代表5种基本情绪的五位“头脑特工队成员”:乐乐、怒怒、忧忧、厌厌、怕怕。更细致解读了青春期将面临的 4 种新情绪:分别是焦焦、尬尬、丧丧、慕慕四位“新情绪伙伴”。一个个鲜活的动画形象,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走进了神秘的 “情绪世界”,帮他们给成长中的小困惑打上“预防针”。在课堂互动中,孩子们恍然大悟:原来每种情绪都有其独特价值,正所言 ——“没有坏情绪,只有未被理解的情绪”。
▲图为上课场景
课堂上互动环节环环相扣,专业与趣味交织。在模拟不同情绪时,孩子们勇敢直视内心波澜;“情绪保险箱” 游戏带领他们将美好记忆悉心珍藏;“记忆迷宫”引导孩子们绘制记录“焦焦”与“乐乐”清单,那些藏在心里的小烦恼与小确幸被认真记录,孩子们学着正视情绪,利用情绪日记精准捕捉情绪的细微变化,这为孩子们打开了持续觉察自我的窗口。
▲图为课堂互动环节
志愿者精心准备的 “情绪调节小锦囊” 满载巧思,不仅借助图文并茂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接纳情绪,还提供了操作性强的情绪调节小妙招:当负面情绪来袭时,不妨换上运动鞋畅快奔跑,或尝试转换视角重新思考问题,像给手机充电一样为心灵注入满满能量。
最令人难忘的当属 “气球释压” 环节。孩子们将烦恼吹进彩色气球,随着系紧气球的动作,压抑情绪也一同被封存、消散。这一创意设计巧妙融合宣泄疗法,以童趣形式让孩子们直观感受情绪释放的畅快。
▲图为“气球释压”环节
手工工坊:指尖跃动心灵, 创意绽放情绪
理论课堂的专注余韵未散,手工工坊的探索已然开启。这里是情绪的 “调色盘”,更是心灵的 “表达场”,让艺术真正成为治愈心灵的“魔法药剂”。
“杯上绘梦,色彩疗心”。在“情绪纸杯画” 环节中,孩子们拿起画笔,将无形的喜怒哀乐转化为斑斓的色彩与线条。或明媚的笑脸,或淡淡的愁绪,每一笔都承载着最真实的内心世界。自由创作的快乐像蒲公英的种子在活动室里轻轻蔓延,每一笔色彩的选择、每一个图案的设计,都是孩子们内在情绪与无限想象力的无声倾诉,艺术在这里化作“无压力的语言”,让那些难以言说的感受顺着笔尖自然流淌,在画布上绽放成最真实的自己。
▲图为情绪纸杯画环节
“巧手穿梭,纸间生韵”。纸编区中,五彩纸条在孩子们指尖缠绕、穿梭,从最初的生疏到后来的流畅交织,他们全神贯注地投入手链与杯垫的创作中。这份沉浸式的手工时光,不仅悄然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在重复而专注的动作里舒缓了焦虑、沉淀了耐心,当独一无二的作品终于完成,孩子们小脸上绽放的灿烂笑容与满满的成就感,正是对“坚持”与“创造”最生动的诠释。而 “纸编蝴蝶” 的制作,则让专注与耐心在指尖流淌。当一只只蝴蝶从手中诞生,仿佛象征着孩子们学会了与情绪和谐共处,正预备着一场美丽的心灵蜕变。
手工与心理的巧妙融合,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进一步消化课堂所学,将情绪管理的智慧悄然内化为自身的成长。
▲图为团队成员指导儿童纸编创作
▲图为儿童进行纸编创作
此次活动,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绵延薪火艺韵队以专业的心理学知识为基石,以贴合儿童心理特点的互动形式为桥梁,为天伦社区的孩子们献上了一场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具的心灵盛宴,更播下了关注心理健康的种子。守护儿童心理健康,赋能社区美育发展,是一场持续的爱心接力。
“绵延薪火艺韵队”播下的 “心育 + 美育” 种子,终将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陪伴他们以更阳光、坚韧的姿态拥抱成长。愿每一颗童心都能在理解与接纳中,绽放出最本真的光彩!
撰文 | 莫颖姗、汪静茹、骆荣机
图片 | 周素娟、潘晓彤
一审 | 吴素萍
二审 | 兰泽晶
三审 | 蔡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汪静茹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