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6日讯(通讯员 杨宝灵) 为响应“百千万工程”的号召,深入贯彻“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部署要求,“云帆”资助理论宣讲团于2025年7月14日深入梅州市平远县八尺镇角坑村,将课堂所学转化为支教的温暖、调研的细致、宣传的生动与后勤的坚实,用青春脚步踩实乡村振兴的田间路。
课堂播希望
成员马咏恩的生态环保课,以“垃圾消失时间猜猜猜”互动环节开篇,生动讲解垃圾污染的危害与分类要点;成员张琦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通过“自画像”创作引导孩子认识的自身情绪、性格与独特价值;成员陈滋琳的红色主题教育课,以《七律·长征》为切入点深入解读长征精神;成员于靖霖的科学实践课,以“听录音猜声音”的趣味形式激发孩子们对声音原理的好奇心。多元课堂交织环保、心灵、信仰与科学之光,点亮孩子们全面成长的星辰大海。
▲图为成员张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图为成员陈滋琳的红色主题教育课
深访察实情
调研组上午前往角坑村的百香果种植基地参观走访。期间,当地果农详细介绍了百香果的种植规模、生长特性及收成季节等,为调研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调研组还来到当地竹编非遗传承人肖昭广的家中对其进行采访。肖昭广自年少学习手工竹编技艺,多年坚守传承,不仅让这项传统技艺得以延续,更在实践中不断精进技法。采访过程中,他热情地展示了竹编的完整流程,让调研组成员直观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韵味与匠人精神,也为乡村文化振兴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态传承的强劲动能。
▲图为竹编非遗传承人肖昭广展示竹编的完整流程
下午,调研组转赴崇本农业有限公司的果园基地参观学习,基地负责人围绕种植品种的选择、特色培育技术的应用等内容进行了系统介绍。调研组成员还深入田间查看了各类果树的生长状况,对企业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路径有了更具体的认识。
▲图为调研组成员参观崇本农业有限公司果园基地
镜头留乡韵
肩扛相机踏晨露,宣传组以光影为笔,讲述鲜活的乡村故事。课堂上镜头捕捉纯真笑脸,村落间笔触记录人文风情。精心剪辑的短视频展现实践点滴,图文并茂的推文传递乡土温情。以新媒体为桥,让角坑村的田园风光、文化底蕴与青春实践走出乡野,实现更广泛的社会传播与价值传递。
▲图为宣传组成员编写推文工作照
保障暖人心
后勤组的身影始终活跃在各组之间,以坚实的保障筑牢实践根基。课前细致备妥教具,调研时主动协助团队与村民沟通。从每日三餐的合理调配,到餐后环境的及时清扫,每一项琐碎事务都被打理得井井有条。他们以扎实的保障与默默的奉献,为整个实践活动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暖意。
▲图为后勤组成员帮运物资工作照
“云帆”资助理论宣讲团在平远县八尺镇角坑村的实践活动中,各小组各司其职、协同发力。从课堂上传授知识到田间地头调研走访,从用镜头笔墨记录乡野点滴到默默做好后勤保障,每一份付出都让实践活动扎实落地。这份青春力量不仅为乡土注入了鲜活动能,更在角坑村的振兴路上留下了担当的足迹,让乡村发展的画卷在点点滴滴的行动中愈发生动鲜活。
撰文 | 杨宝灵
图片 | 邝美玲 陈世耀
一审 | 谢艺煌 吴依涵
二审 | 林佳凝 徐健鸿
三审 | 邓淑妍 邹美红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佳凝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