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4日讯(通讯员 毛浩) 近日,湖南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凤凰起舞团”社会实践团队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号召,深入世界文化遗产地凤凰古城,开展了一场以《世界听湘·绿动边城》为主题的低碳文旅国际传播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通过聚焦古城生态守护者、采集国际游客期待、挖掘非遗传承智慧,为凤凰古城的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视角与实操路径。
环卫工人:古城生态的坚实后盾
清晨时分,当古城尚在薄雾中沉睡,环卫工人们已开始在青石板路与沱江沿岸忙碌起来。面对游客激增带来的垃圾量攀升,尤其是塑料瓶、包装袋等废弃物的增多,环卫工人们坚持及时清扫、分类处理,确保古城环境整洁有序。“看到江面有漂浮物,我们总是第一时间打捞,这是我们的责任。”一位在沱江边工作多年的环卫大姐朴素的话语中透露出坚定的责任感。
图为凤凰古城当地的环卫工人
“凤凰起舞团”成员特意准备了清凉矿泉水,向这些默默奉献的“古城美容师”表达敬意与感谢。此举不仅传递了对环卫工人辛勤付出的认可,更激发了公众参与环保、共同守护沱江碧水的热情。
国际游客:低碳文旅的多元声音
作为外国语学院的代表团队,“凤凰起舞团”充分利用语言优势,主动与国际游客展开交流,倾听他们对凤凰古城环境保护的亲身体验及对低碳旅游的殷切期待。
来自不同国家的游客纷纷建言献策,提出增设多语种环保标识、优化自行车租赁点等绿色出行设施、推广本地有机食材餐饮等具体建议。这些来自国际市场的直接反馈,为实践团设计精准有效的双语传播内容提供了丰富素材,有助于凤凰古城在国际舞台上树立“绿色文化目的地”的新形象。
图为凤凰起舞团成员与国际友人合影
非遗传承:可持续智慧的璀璨绽放
凤凰古城的魅力,不仅在于其旖旎的自然风光,更在于深厚的文化底蕴。“凤凰起舞团”特别探访了苗族手工非遗传承人,发现传统工艺中蕴含着丰富的“低碳密码”。从天然材料的选择到手工制作的低能耗,再到对材料的珍惜与循环利用,无不体现出传统文化保护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紧密结合。
图为凤凰古城非遗手艺人
非遗传承人展示的精湛技艺,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独特价值与生命力。这一发现为凤凰古城在文旅融合中注入绿色元素、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提供了新思路。
座谈研讨谋良策,多元聚力绘新图
“凤凰起舞团”此行深化了对古城低碳文旅发展的理解,贡献了青春智慧。通过对话环卫工人、交流国际游客、探讨非遗传承,团队从多维度把握了发展脉搏。
为进一步推动成果转化,团队与凤凰县文旅局举行专题座谈会,围绕国际游客建议、非遗低碳价值转化、环卫支持体系等议题深入交流研讨,碰撞思想火花。
图为凤凰起舞团与凤凰文旅局的领导及工作人员合影
凤凰起舞团此行不仅生动绘就了绿色发展的新图景,更搭建了校地协作的桥梁。未来,团队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传播绿色理念,为凤凰古城及更广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团队:湖南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凤凰起舞团
供图:毛浩
撰文:王子豪
编审:肖美清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