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理工学院文法学院“文润童心·法护青禾”志愿服务团习惯养成课助力健康村学子

发布时间:2025-07-15 16:2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郭姿彤   阅读 5.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5日讯(通讯员 余静蕾 郭姿彤 报道)为响应国家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培养良好行为规范,武昌理工学院文法学院第六届知行书苑“文润童心·法护青禾”志愿服务团于7月15日在天门市岳口镇健康村爱心托管班开展“树立良好习惯课程”。课程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认识不良习惯的危害,养成正确的坐立行走姿态与学习习惯,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图为志愿者进行讲解

课程开篇以直观教学引发认知。志愿者通过大屏幕展示弯腰驼背、趴桌写作业等不良习惯图片,引导孩子们观察并分析问题。孩子们主动指出“弯腰会变驼背”“近距离看书易近视”等危害,在讨论中逐步理解不良习惯对身体发育、学习效率及个人形象的影响。这一环节以视觉冲击替代理论灌输,既锻炼了观察力与表达能力,也让“习惯决定未来”的理念自然融入孩子心中。

▲图为志愿者进行提问

在认知基础上,课程转入实践体验环节。志愿者邀请孩子们上台演示“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的正确姿态:有的挺直腰板展现挺拔站姿,有的端正坐姿诠释稳重,有的迈着轻快步伐演绎利落行走。虽动作稚嫩,但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将抽象的行为规范转化为具体动作,实现从认知到实践的转化,让正确姿态内化为自觉行为。

▲图为学生进行示范

课程最后以传统文化深化教育。志愿者播放北宋名臣司马光教导儿子注重行为规范的动画短片,展现其以身作则、强调专注读书、端正姿势、规律生活的场景。观看后,引导孩子们讨论故事启示,明确正确学习方法与个人修养的重要性。此举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为孩子们提供了可效仿的行为范本,将习惯养成教育引向深层价值观塑造。

▲图为学生进行示范

课后,记者采访到志愿服务团的副队长李丹清,她表示:“课程通过图片展示、实践体验、视频学习等多元形式,有效帮助孩子们纠正不良习惯、掌握正确规范。未来我们将持续优化课程内容与形式,提升支教质量,为乡村儿童的健康成长注入更多力量。”此次课程不仅关注行为矫正,更注重习惯背后的素养培育,切实响应了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政策导向。(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郭姿彤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6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