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南洲村,稻穗轻晃,荷香悠悠。湖南信息学院 “洞庭稻虾・史鉴青年行” 社会实践团的第四天,在乡土的热忱里开启,我们对接村委、漫步村野、对话大户,让青春调研,更深扎根 。
对接村委:锚定调研方向
实践团与南洲村村委 “会师”,会议室里,村情介绍、产业规划,如一幅乡村振兴长卷展开。村委干部耐心讲解稻虾产业 “家底”,从养殖规模到品牌打造,从生态循环到村民增收,我们认真聆听、记录,把 “顶层设计” 与 “青春实践” 对接,为后续调研锚定方向 —— 让知识赋能产业,让青春助力振兴 。
漫步村野:遇见生态之美
走出村委,南洲村的生态画卷惊艳铺开:
“同心桥” 畔:小桥流水,繁花簇拥,队员们举旗打卡,看民居错落、绿植疯长,感受乡村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 的诗意 。
健身中心旁:卡通雕塑憨态可掬,体育设施与自然相融,乡村不仅有稻虾烟火,更有健康生活的温度 。
千亩荷塘:莲叶接天,粉荷绽露,“出淤泥而不染” 的诗意,在此具象成产业生态 —— 荷田套养、观光采摘,生态与经济共荣,让我们读懂 “绿色振兴” 的密码 。
对话大户:聆听产业强音
奔赴稻虾养殖大户的 “战场”,仓库里,农资堆积如山,机器轰鸣似产业脉动。大户手握 “稻虾经”,为我们拆解养殖 “兵法”:何时投苗、怎样控水质、如何应对市场波动…… 实践团成员围站聆听,把 “塘口经验” 记在本上、刻进心里,明白乡村振兴,既要 “顶层设计”,更要 “基层实干”,而我们青年,要做连接二者的 “桥梁” 。
青春感悟:把论文写在乡土
这一天,从村委的规划蓝图,到村野的生态实景,再到大户的产业故事,实践团触摸到南洲村振兴的 “多元密码”。我们深知,乡村振兴不是抽象概念,是村委的坚守、是自然的馈赠、是大户的拼搏,更是我们青年学子,用脚步丈量、用实干赋能的 “青春使命” 。
后续,实践团将继续深耕调研,让 “洞庭稻虾” 的产业活力,与青春智慧同频共振,助力南洲村,走出更亮的振兴之路!
(图/文: 胡江南 黄家欣 杨浩鑫)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