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6日讯(通讯员 吴雨霏 徐铮 李雨晴 喻子晏 夏莎)近日,衡阳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铜’心‘碳’索”科普队在衡南县近尾洲镇联合中心小学的闲置空地上,共同完成了一幅长50米、宽4米的“多巴胺乐园”彩绘。绚丽的色彩与童趣图案不仅让校园角落焕发新生,更成为队员们用创意服务乡村教育的生动注脚。
从闲置空地到彩色天地
科普队前往近尾洲镇联合中心小学之前,该校陈老师表示一块露天空地因长期闲置,地面斑驳,鲜少有人活动。“能不能让这里变成孩子们喜欢的乐园?”队员们提议用彩绘改造空间,并结合当下流行的“多巴胺风格”,确定以高饱和色彩为主调,融入卡通人物、星球、小动物、几何图案等元素,打造充满活力的互动区域。
图为科普队员绘制地绘
队员们带着油漆、画笔、滚筒等工具开工。从测量放线到勾勒轮廓,再到分工填色,大家顶着烈日协作:擅长绘画的美术组队员负责绘制卡通形象等大部分工作,其他组成员分担大面积底色涂刷,“蹲在地上画久了,起来时眼前发黑,但看到图案一点点成型,就觉得很值。”美术组成员擦着额头的汗说。经过九天的集中创作,原本灰暗的空地逐渐被明黄、亮粉、湖蓝、草绿等色彩覆盖,一幅绵延50米的彩色画卷终于完成。
图为多巴胺乐园的一角
孩子们的“快乐新领地”
彩绘完成当天,科普队在此开展"游园会“,孩子们被这片“彩色天地”吸引,纷纷围拢过来。“老师,这个派大星画的好好看!”孩子们兴奋地指着图案讨论,有的还小心翼翼地踩在彩色区域里,脸上满是惊喜。
科普队美术组组长表示:“这块空地以前基本用不上,三下乡期间成了孩子们课间最爱的地方,画画、游戏都愿意来这儿,科普队做了件实事。”美术组还特意在彩绘中设计了“迷宫”“数字格子”等互动图案以及常识性性问题,让艺术空间同时具备游戏功能和科普功能。
图为学生在”多巴胺“乐园做游戏
用创意践行青春担当
此次“多巴胺乐园”彩绘是”‘铜’心‘碳’索“”七彩假期“三下乡项目的一部分,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美化校园环境,更想用色彩和创意给孩子们带去积极的心理暗示,让这里的学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同学之间互相讲解游戏规则得以让这份“多巴胺快乐”持续传递。
从图纸构思到落地呈现,这幅50米长的彩绘不仅是大学生创意与汗水的结晶,更见证了青年学子用实际行动服务乡村、助力教育的初心。正如队员们在完成彩绘后说的那句话:“让色彩点亮童年,让青春扎根大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雨霏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