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5日讯(通讯员 刘从知、李荣栋)为深入研究网络时代下中小学生思想变化并探究思政引领下的教育实践路线,中国海洋大学逐曜实践队(以下简称“逐曜队”)走进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小圩沟谢小学,计划于2025年7月6日至7月20日开展暑期乡村夏令营,并以此为锚点,通过调研、课程设计与实践活动等,探索网络环境下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逐曜队的足迹扎根于乡村教育一线,以沟谢小学为基点,致力于提升中小学生的网络素养,助力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图为逐曜队全体成员
网络调研:中小学生认知的起点
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学生们自幼便浸染在数字世界中,但网络信息鱼龙混杂,极易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形成。逐曜队在学校开展了区域性调研工作,通过问卷深入调查了解学生的网络使用习惯。
队员们在教室中发放了百余份问卷,内容涵盖上网时长、内容偏好及对学习生活的影响等。根据问卷数据显示,70%以上的同学上网的主要目的是娱乐,大部分也都遇到过网络虚拟信息,存在认知片面化、意志薄弱等问题,以至于没有很好的应对网络世界。
同时,为进一步深化调研,逐曜队统一召开了家长会,并对学校校长进行访谈。家长们反映,孩子会浪费大量时间在网络上,而校长则进一步指出,现在教育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网络问题 。由此,队员们意识到必须创新教育方式,需要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体验,促进同学们全面发展,更好应对数字时代的挑战。
▲图为副队长陈璐向家长介绍夏令营活动
实践课程:点亮成长明灯
逐曜队依托专业知识和学校实际情况,设计了系列主题课程。
针对网络安全教育现状,逐曜队以思政实践为引领,设计了“网络文明与安全”专题思政课程,旨在通过理论结合实践,培养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和价值观。特别是在网络信息辨别的课程中,逐曜队成员以具体生动的例子,让同学们自己辨别信息的真假,不仅让他们明晰了什么是网络虚假信息,更教会了他们如何去辨别网络虚假信息。其课程设计,强调从被动灌输转向主动探究,确保内容生动易懂,取得良好的效果。
▲图为网络安全主题课堂
为转移网络依赖、培养专注力与创造力,逐曜队引入三类沉浸式手工课程,将劳动教育、美育与思政目标深度融合。在美术课上,逐曜队成员带领同学绘制贺卡,赠与亲人和朋友,表达被网络阻隔的纸上的真情;在粘土课上,同学们分工合作,共同创作小房子,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与沟通能力;在折纸课上,他们则带领同学们专注于手上的彩纸,用折叠、剪裁、拼接的形式,创作孩子们自己的作品。通过这一系列课程,逐曜队成员带领同学们更多得体会到了动手的乐趣,并且提高了注意力和专注度,让他们一定程度上转移视线,更多得发现网络世界以外的乐趣。
▲图为手工课堂
未来展望
逐曜队在沟谢小学的探索,不仅是对信息时代思政教育的生动实践,更是一次对乡村教育未来的深情守护。他们的脚步与心声,如沱湖芦苇般静默而坚定,提醒着每一位教育者在网络洪流中,教育的光辉永不褪色——每一份努力,都在为孩子们筑起一道数字防火墙。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荣栋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