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共育石榴籽,日喀则“爱心托管”班唱响“团结有礼”新童谣

发布时间:2025-07-15 12:4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杨婷婷   阅读 1.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通讯员 杨婷婷)7月10日,一堂别开生面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有礼貌的好孩子”主题课,如同一缕清风,吹拂着孩子们的心田。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四叶草青年志愿服务队的“大朋友”们,用爱与创意,在雪域高原的孩子们心中,种下了尊重与礼仪的种子,谱写了一曲生动的“团结有礼”新童谣。歌声、笑语、好奇的眼神,交织在西藏日喀则爱心托管”班温暖的课堂里。

告别枯燥的说教,课堂化身为一个多彩的“民族文化体验馆”。志愿者们化身“故事魔法师”,绘声绘色地讲述着汉族的饺子、藏族的酥油茶、维吾尔族的手鼓舞背后的小故事;一张张精美的民族服饰图片,犹如打开了一扇扇通往不同家园的窗口,引得孩子们惊叹连连;“你好!”“扎西德勒!”“谢谢!”……稚嫩的童音模仿着不同民族的问候语,教室里洋溢着跨越地域的温情暖意。孩子们红扑扑的脸蛋上,写满了对“不一样”的惊奇与欣赏。

“尊重,就是看到小伙伴有不同的习惯,不笑话,而是试着去了解它为什么特别。”志愿者老师轻柔的话语,像涓涓细流,滋润着幼小的心灵。他们巧妙引导孩子们发现:正是这些独特的语言、多彩的服饰、热闹的节日和舌尖上的美味,才编织出我们伟大祖国这幅最绚丽的锦绣画卷。课堂随即自然流淌到“礼貌”的溪流:如何友善地打招呼?怎样真诚地说“请”和“谢谢”?如何倾听他人?孩子们在情景模拟中认真练习,小脚丫跟着节奏踏地,小手学着礼貌的姿势,清澈的眼睛里闪闪发亮,仿佛要将“团结友爱、彬彬有礼”的信念刻进心里。

“我要做一颗小小的石榴籽,和所有小朋友紧紧抱在一起!”一个孩子清脆的宣言,引发了全班的共鸣。热烈的讨论中,孩子们分享着自己对“不同”的理解,许下真诚的承诺:尊重身边每一位小伙伴,做讲文明、懂礼貌的“日喀则小太阳”。

“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在孩子们纯净的心灵土壤里,播下包容、尊重与礼敬的秧苗。”一位志愿者动情地说,“让他们从小懂得欣赏‘各美其美’,践行‘美美与共’,把团结的意识和文明的行为,化作日常的呼吸与习惯,这才是真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未来力量。”

日喀则“爱心托管”班,这个暑期里的温馨港湾,正通过这样充满童趣又意义深远的特色课程,将民族团结与文明礼仪的根脉,深深扎进雪域幼苗的心底。在这里,童真的欢笑与成长的拔节声交织,奏响的,是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最动人的序曲。

▲图为志愿者给日喀则的学生们上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婷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