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岭南文化的璀璨星河中,潮汕地区始终以独特的人文魅力闪耀光芒。英歌舞传承豪情,牛肉丸坚守匠心。非遗文化与美食交融,传统与现代碰撞,擦出文旅的火花,绽放出全新的活力。
实践启程探双璧
盛夏潮州,青春激扬,广东科技学院赴潮州市“牛舞英韵”突击队聚焦非遗传承与文旅融合,深入潮州开展“百千万工程”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地探寻潮州“牛肉丸+英歌舞”双非遗IP结合路径,并专访了广东省粤港澳潮汕经济文化联合会会长吴木棠先生,通过对话非遗守护者,为潮州文旅的发展贡献新思考。
双璧焕活潮韵
会长在专访中高度肯定本团队提出的“双非遗IP”融合设想。他指出,牛肉丸承载潮州饮食文化精髓,英歌舞则以磅礴气势成为国家级非遗,二者皆是潮州独特的文化符号。通过创新融合推广,既能传承非遗技艺,更能开辟文旅消费新场景。此外,他特别以潮州16项国家级非遗为例,印证了潮州“无围墙博物馆”的深厚底蕴,从而为“双非遗IP”融合的可行性提供了有力支撑。
文旅凝聚乡情
访谈中,会长分享潮州文旅的独特凝聚力。广济桥、镇海楼等历史古迹与“营老爷”民俗活动,吸引全球潮人寻根。他提及第二十三届国际潮团会议将在12月于潮州举办,以“胶己人”为纽带,呼吁海内外乡亲共建家乡。团队成员实地调研发现,文旅载体可串联非遗资源:英歌舞展演活化了古建筑,牛肉丸作坊体验更深化了游客互动,形成“非遗+场景+乡情”的文旅生态链。
青春赋能文旅
突击队在会长的建议下,以调研为基,推动“双非遗IP”与文旅深度绑定:开发“英歌小丸”IP文创矩阵,打造独特的潮味文旅符号;拍摄非遗沉浸式短片,以视听语言引流文旅体验。借青年创新之力,让非遗资源转化为文旅产业新动能,为“百千万工程”贡献潮州青春力量!
青春赋能向未来
此次潮州之行,是青年与非遗的深度对话。从潮州到国际舞台,突击队以调研为笔,绘就非遗文旅融合的新图景。未来,团队将持续深耕“双非遗IP”开发与推广,让潮州英歌舞的鼓点与牛肉丸的香气,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乡土与世界的文化名片,践行“百千万工程”中的青年担当!
撰稿|林昭彤
图片|“牛舞英韵”突击队
一审|朱惠琳 陈辉阳
二审|杨林凯 陈青梅 谢雅菁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昭彤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