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 | “生态筑梦” 突击队沙角村调研:用青春丈量生态之路

发布时间:2025-07-15 19:1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方嘉如   阅读 3.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5日讯(通讯员 方嘉如 苏思静)为深入贯彻生态文明理念,探索乡村生态治理有效路径,7月12日,广东科技学院 “生态筑梦” 突击队奔赴东莞市石排镇沙角村,围绕河道生态环境开展调研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保护使命。

水样检测:探寻河道“健康密码”

在沙角村,蜿蜒曲折的河道静静流淌,穿村而过,“生态筑梦” 突击队的队员们以饱满的热情迅速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调研工作中。他们分工明确,协作高效。有些人手持专业的采样瓶,穿梭于不同的河段,专注且精准地采集水样,确保所获取的样本具有高度的代表性,以反映水体的真实情况;有人则熟练地操作着专业的检测设备,现场对水体的酸碱度、溶解氧、氨氮等关键指标进行仔细测定,每一个数据都关乎着河道生态的健康状况;还有的队员沿着河岸,仔细观察并记录着植被的分布与生长状况,他们的笔记本上详细描绘着这片区域生态环境的细微变化。

“看,这里水草生长茂盛,说明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得到了一定缓解。” 从上游到下游,队员们不放过任何一个河段,认真收集每一组数据。经过检测分析,大家欣喜地发现,水体透明度明显增加,异味大幅减弱,这背后离不开村里污水管网改造、定期清淤等生态治理工程的持续推进。

村民访谈:聆听河道变迁故事

调研过程中,队员们深入村民家中、村头巷尾,与当地居民展开亲切交流,倾听他们口中的 “河道记忆”。“以前这河水又黑又臭,夏天蚊子多得能把人抬走!” 一位村民边说边翻出手机里几年前河道的照片,照片中,河道垃圾漂浮、杂草丛生,与眼前清澈的河水形成鲜明对比。

如今,随着河道生态的显著改善,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每当夕阳西下,许多村民会沿着河岸缓缓漫步,凝视着河中游动的鱼儿,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在交流中,村民们严肃地讨论了对河道生态进一步改善的期望:有人提议增设垃圾分类投放点,以提升环境保护水平;有人建议在河岸种植荷花,以美化环境;孩子们则希望能在河边放风筝。这些朴素的想法让工作队深刻意识到,生态保护与村民的生活品质息息相关。

青春建言:汇聚生态治理智慧

调研结束后,队员们集中在一起,对当天采集的数据和访谈内容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与深入分析。结合各自的专业知识,大家进行了严肃而热烈的讨论,为沙角村的生态治理出谋划策。最终,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且具有可行性的建议:河道治理:计划在河道浅滩区域种植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利用其天然的净化能力来提升水质。环保教育:打造生态文化角,通过设置展板和举办讲座等形式,向村民普及环保知识,增强生态保护意识。社区参与:与村委会合作成立“护河小分队”,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河道的日常巡查与保护工作,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这些建议旨在科学、合理地推动沙角村的生态治理工作,提升环境保护效果,促进可持续发展。

此次 “生态筑梦” 突击队沙角村调研活动,是高校学子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助力乡村生态振兴的生动写照。队员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行动诠释担当,将青春的智慧与力量融入到生态保护事业中。未来,“生态筑梦” 突击队将持续关注沙角村生态治理进展,不断完善建议并推动落实,为守护乡村绿水青山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方嘉如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