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通讯员 莫小慧、徐苗苗、邱文昕)在揭阳古城青石板路旁,"梨好地都"特色店铺正成为传统美食创新发展的生动范本。作为地都镇重点打造的文旅品牌,该店铺通过保留邹堂梨脯古法工艺,同时研发梨膏饮料、梨脯果冻等创新产品,成功吸引不同年龄段消费者。从促进农户增收到促进文化传播,"梨好地都"探索出了一条传统美食现代化转型的新路径。其"守正创新"的发展模式,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有益借鉴。
梨香连城
▲图为“梨好地都”的店面实景 李晨璐摄
在揭阳古城的青石板路旁,一家名为"梨好地都"的特色店铺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作为地都政府旗下国有公司,"梨好地都"不仅承载着传承岭南传统美食的使命,更肩负着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的重任。"梨好地都"的建立,源于对揭阳古城深厚文化底蕴的深刻理解与巧妙运用。店铺选址于古城核心区域,依托日均数千人次的客流量,将邹堂梨脯这一传统美食打造成为连接揭阳与外地游客的文化纽带。据店长介绍,店铺日均接待游客中,既有来自北京、河北等地的国内游客,也不乏慕名而来的外国友人。这种跨地域、跨文化的交流,让邹堂梨脯成为了传播揭阳文化的重要载体。
▲图为“梨好地都”的奶龙梨膏糖 李晨璐摄
邹堂梨脯的制作工艺已有数百年历史,其独特的降火、清热解毒功效,以及酸甜适中的口感,使其在众多传统食品中脱颖而出。店铺在保留古法工艺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消费群体进行了产品创新:为注重养生的中年人保留传统梨脯;开发梨脯果冻、奶龙梨膏糖满足儿童口味需求;推出梨脯咖啡等创新饮品吸引年轻消费者。这种精准的产品定位,使得邹堂梨脯的受众覆盖面显著扩大。
在产品包装方面,店铺推出了盒装、袋装、罐装等多种形式,既满足了游客的即时消费需求,也为伴手礼市场提供了更多选择。值得一提的是,店铺所有梨脯原料均来自当地个体农户,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
▲图为“梨好地都”的店长向“梨想燎原”社会实践服务队讲解梨脯的产品
梨开得胜在经营过程中,"梨好地都"见证了无数感人的瞬间。店长回忆道,曾有位祖籍揭阳的七旬老人,在看到地都冬菜时潸然泪下,感慨家乡变化之大;也有北京的三口之家,原本只为品尝功夫茶,最终却被梨脯水的独特风味所吸引,进而深入了解揭阳文化。这些真实的故事,让"梨好地都"超越了普通零售店铺的范畴,成为了承载乡愁、传递温情的情感空间。
▲图为产自“梨好地都”的邹堂梨脯近景
目前,"梨好地都"的销售仍以线下为主,节假日和寒暑假期间营收尤为可观。店铺产品的高复购率也令人欣喜,特别是儿童饮用梨脯水后咳嗽症状改善的案例,促使许多家长成为忠实顾客。
在推广方面,店铺已尝试与网络达人合作,在东莞等地举办推荐会,取得显著成效。未来,随着粉丝基础的积累和线上渠道的完善,"梨好地都"计划开展直播带货等新型营销方式,并适时开放加盟,让邹堂梨脯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梨开得胜
▲图为“梨好地都”产品的直播画面
在"梨好地都"的直播间里,主播不仅带大家领略了传统梨脯的经典风味,更重点推荐了创新产品——酸甜润喉的梨膏饮料和Q弹爽滑的梨脯果冻,满足不同人群的口味需求。
为了给消费者更多选择,"梨好地都"精心设计了多样化的包装形式:便携袋装适合日常享用,精致罐装彰显品质,而特别推出的节日礼盒更是馈赠佳品。中秋佳节将至,这份蕴含岭南风味的梨脯礼盒,既保留了传统工艺的精髓,又融入了现代设计的美感,是走亲访友的体面手信,让传统美味成为传递情谊的纽带。无论是自用品尝,还是佳节赠礼,"梨好地都"都能满足您的需求。
▲图为“梨好地都”直播间的成果展示
直播间人气爆棚,实时观看人数突破1000人次,收获音浪1500+,点赞数更是突破10万大关!这场直播不仅展现了地都梨脯的独特魅力,更让我们看到了传统美食在新时代的无限可能。此次直播的成功,不仅展现了“梨好地都”产品的市场潜力,也为后续线上推广积累了宝贵经验。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直播内容,推出更多梨脯创新产品,让传统美味走进更多家庭!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莫小慧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