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6日讯(通讯员 罗诗敏)近日,南宁理工学院乡韵筑梦实践队一行人来到桂平杖头木偶戏非遗传承人李国权家中,深度探寻这一独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挖掘其背后的传承故事。▲图为乡韵筑梦实践队与非遗传承人合影留念
桂平杖头木偶戏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著称。在采访中,李国权向团队成员详细讲述了自己的学艺生涯。从最初对木偶戏的懵懂热爱,到正式拜师后艰苦的学艺过程,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挑战与坚持。李国权提到,在学艺期间,不仅要掌握木偶的操作技巧,还要深入学习戏曲的唱腔、表演等多方面知识,方能将杖头木偶戏的韵味完美呈现。▲图为团队成员采访非遗传承人并观看所获荣誉
在非遗传承人李国权的家中,团队成员有幸观赏到了众多与桂平杖头木偶戏相关的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誉。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传承人的肯定,更是对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认可。▲图为非遗传承人李国权先生所获荣誉
随后,非遗传承人李国权对杖头木偶戏的材料和工具进行了专业展示。杖头木偶主要由头、躯干和操纵杆组成,头部多以木头雕刻而成,造型生动,表情丰富;操纵杆的设计精巧,能够灵活控制木偶的动作。李国权介绍,不同的木偶角色在制作工艺和材料选择上都有讲究,这直接影响到木偶在表演时的效果,不同木偶角色之间也有不同道具与头饰,方便观众区分角色与角色功能。▲图为非遗传承人向团队成员展示演出道具
为了让团队成员更直观地感受杖头木偶戏的魅力,李国权现场指导团队成员进行了木偶戏操作体验。在传承人的耐心教导下,团队成员逐渐掌握了一些基本操作技巧,体会到了操纵木偶的乐趣与难度。▲图为团队成员体验操作木偶戏
此次探访桂平杖头木偶戏非遗传承人的活动,让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传承现状和发展困境。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吸引更多人关注桂平杖头木偶戏,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未来,也期待桂平杖头木偶戏能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罗诗敏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