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彩绘成长画卷 课堂书写未来篇章

发布时间:2025-07-15 12:4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吴红 张雨萱 刘梦梅   阅读 4.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7月4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传承,薪火同行”志愿队在沙田乡中心小学开展了一堂形式新颖的“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课,引导乡村儿童探索自我认知,助力心理健康成长。

图为老师上心理健康课

刘梦梅、张雨萱两位老师通过“画—说—思—行”的递进式教学,层层深入,帮助孩子们正确认识自我。课程以“自画像”为切入点,孩子们用画笔自由勾勒自我形象。黄芸夕同学指着她的画作兴奋地说:“我画了一座大山,自己站在山顶上!我想表达的是——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大的世界!”稚嫩的笔触下,是孩子们对自我形象的初步探索,也是内心世界的真实映照;在“同桌互评”环节,孩子们以匿名纸条写下对彼此的观察与评价。“他人眼中的我”这一视角,帮助孩子们跳出主观认知,学会接纳不同的声音,培养客观的自我认知能力;课堂的高潮出现在“理想树”环节。孩子们在便签上写下对未来的期待,并亲手贴在“理想树”上。将当下的自我与理想中的自我联结,形成完整的成长闭环。李齐美同学认真写下:“我以后也要考湖南第一师范,成为一名老师。”一张张承载梦想的便签,不仅让孩子们思考“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更在潜移默化中激励他们向理想中的自我迈进。课程巧妙融合艺术表达、同伴互动和目标激励,既贴合儿童心理特点,又为乡村学生提供了自我探索的新路径,彰显了“红色育人”实践活动的温度与深度。


图为写有学生对未来期望的便签

课堂现场气氛热烈,孩子们热情参与,专注投入,在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中与支教老师形成良好互动。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不仅帮助孩子们打开认识自我、理解价值的心灵之窗,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共情意识。志愿服务队表示,将继续秉持教育初心,深耕乡村沃土,用专业与温情浇灌每一颗童心,让自我认知的种子生根发芽,让理想的光芒照亮成长之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红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4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