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3日讯(通讯员 梁卫飞)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的必然选择,建设农业强国,当前要抓好乡村振兴。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2025年7月13日,在开封市科协二级调研员、陈岗村驻村第一书记赵亚伟与村支书的带领下,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声浪逐水,语波传韵”实践队于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长智镇陈岗村开展了“水利助农”调研学习与科普活动。
通许县素有“酸辣粉之都”的美誉,当地的辣椒、花生、大蒜等的种植技术相当成熟,已经形成了完备的种植模式。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实践队前往陈岗村供惠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的家庭农场进行调研学习与科普宣传。
▲图为赵亚伟书记为实践队员介绍椒麦田与喷灌装置
在辣椒地,赵亚伟书记为大家讲解了当地特有的“麦椒交替”种植模式,这中种植模式不仅实现了三季有收,剩余的麦秆还有效地抑制了杂草的生长,为辣椒提供了额外的养分,使得当地的辣椒产量与品质十分突出。同时,他为实践队员介绍了农田喷灌装置,讲解了喷灌装置的基本原理与工作方式,实践队员还亲自调试了喷灌装置,观察了不同参数下喷灌装置的运行情况。随后,实践队员还与家庭农场的工作人员一起除草,在身体力行中体会当地农民的日常生活,真切感受到劳动的意义。
▲图为实践队员与家庭农场工作人员一起除草
在玉米地,赵亚伟书记为实践队介绍了当地的玉米地病虫害防治技术,并带领实践队员观察了玉米病虫害防治成果。随后,家庭农场工作人员为实践队员们讲解了植保无人机从储电、灌药、调试到起飞喷药的作业流程,向实践队员展示了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的全过程,这不仅大大节省了人力,还有效提高了喷药效率,工作人员还指导实践队员尝试亲自操控植保无人机,使实践队员切身感受到了当今农业自动化的便捷与高效。
▲图为家庭农场工作人员为实践队员讲解植保无人机
在花生田,当地村民与赵亚伟书记为实践队员介绍了当地花生田的起垄种植与平地种植两种模式,实践队员也为当地的村民展示了近年来的水利助农成果,科普了新时代的农田种植新模式。随后,在当地村民的指导下,实践队员还亲身体验了用手推施肥斗为花生施肥,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辛劳与智慧。
▲图为实践队员为当地村民展示水利助农成果
▲图为实践队员体验使用手推施肥斗为花生田施肥
最后,赵亚伟书记带领实践队员参观了惠农基地的粮仓与现代化农具,并为实践队员讲解了粮仓的建设历程与功能,科普了各种农具的发展历程与用途。随后他还带领实践队员参观了储蒜厂房,为实践队员介绍近期正在进行的收蒜与售蒜情况。通过实地观察,实践队员切实感受到当地惠农基地设施的完备与先进。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惠农基地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农业不仅是基础、是支撑,更体现强国建设的速度、质量和成色。通过本次“水利助农”调研学习与科普宣传活动,实践队员深切感受到了新时代农村经济模式的新变化,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声浪逐水,语波传韵”实践队将继续扎根基层,开展更多支农助农实践活动,为乡村振兴与农业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与青春智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梁卫飞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