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校园 指尖传文脉——“追希”突击队特色课程点亮乡村课堂

发布时间:2025-07-15 11:0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梁美琪   阅读 1.6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近日,岭南师范学院“追希”突击队为湛江市遂溪县河头中学带来了一场非遗文化与乡村教育的浪漫邂逅。“追希”突击队支教组的队员们以非遗文化为墨,以课堂为卷,精心绘就了一幅传承与创新的绚丽画卷,为河头中学的同学们打开了一扇感知传统文脉的窗户。

衍纸妙趣,开启非遗探索之旅

  2025年7月8日下午,阳光透过教室的窗户,洒在一张张充满好奇的脸上。在支教队员彭诗慧的悉心指导下,一场衍纸的奇妙之旅在教室里缓缓拉开帷幕。彭诗慧老师声情并茂地为学生们讲述了衍纸的起源历史,从古老的工艺传承到现代的艺术创新,每一个细节都让学生们听得如痴如醉。随后,她又详细讲解了衍纸的手工制作步骤,从简单的卷纸到复杂的造型拼接,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细致入微。

彭诗慧老师正在指导同学(郑永妍 摄

  同学们聚精会神地聆听,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期待的光芒。当拿到细长的彩纸条时,他们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尝试。在指尖的灵动操作下,彩纸条被卷、捏、折、粘,逐渐幻化成一朵朵绽放的花、一只只灵动的鸟。彭诗慧老师则在一旁耐心示范着基础技法,手把手教大家用细腻的手法赋予纸条生命力。

  “老师,您看我做得对吗?”“老师,我这样折可以吗?”教室里不时响起同学们的询问声,彭诗慧老师总是微笑着给予肯定和指导。当孩子们举着自己完成的衍纸作品时,眼中闪烁的不仅是成就感,更是对这项“纸上刺绣”非遗技艺的好奇与热爱。这堂衍纸课,不仅让同学们体验到了手工制作的乐趣,更在他们心里种下了非遗传承的种子。

彭诗慧与同学们合照(郑永妍 摄

簕古龙幻变,续写非遗崭新风姿

  2025年7月9日清晨,在“追希”突击队支教队员的带领下,课堂上充满了乡土与童趣碰撞的魅力。看着同学们好奇的眼神,支教老师张杨介绍道:“今天,我们用蛋托制作湛江簕古龙!”接着,便在PPT上展示了制作步骤以及部分优秀作品。同学们看着那些造型独特、色彩鲜艳的簕古龙作品,不禁发出一阵惊叹声。

听完介绍,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拿起工具,开始了创作之旅。他们在簕古龙的造型上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有的为簕古龙设计出了威风凛凛的龙头,有的为龙身添加了五彩斑斓的鳞片。在团结协作的欢声笑语中,一条条栩栩如生的簕古龙终于诞生了。同学们举着自己制作的簕古龙在教室里舞动,仿佛穿越了时空,展现出传统湛江簕古龙文化的磅礴气势。那一刻,古老而神秘的湛江非遗簕古龙文化在小小的蛋托上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同学们展示簕古龙成果(杨雨馨 摄

  非遗与支教相融,是乡村孩童感知文脉的津梁。“追希”突击队通过开展衍纸、湛江非遗簕古龙制作等特色非遗课程,让非遗之韵浸润每寸乡土课堂,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文化星火的传递者。

这些课程不仅丰富了乡村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更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孩子们在制作衍纸和湛江簕古龙的过程中,学会了耐心与专注,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非遗文化的魅力也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承古拓今,薪火绵延。厚植传统根脉,涵养文化自信。“追希”突击队将继续在乡村教育的道路上探索前行,让更多的非遗文化走进校园,让传统文化的光芒照亮乡村孩童的成长之路,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讯员:梁美琪 郑永妍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梁美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4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