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校园及周边低碳发展现状,助力绿色低碳理念在青春阵地落地生根,“碳索江城,绿动皖南”调研团队开展校园专项调研活动,以青春视角“解码”校园低碳生态,用实践行动赋能绿色发展。
▲图为队员在熟悉问卷内容
本次调研聚焦校园场景,以纸质问卷结合线下访谈为核心形式,精准锚定校园食堂、超市、图书馆等人流密集区域。团队成员化身“低碳调研员”,在熙攘的场所中定点开展工作,通过“面对面发放+实时答疑”的模式,让调研更具温度。针对问卷内容,团队提前开展培训,确保成员能清晰阐释题目逻辑,引导受访者真实反馈日常低碳行为与认知,为数据质量筑牢基础。
▲图为队员在对教职人员调研
问卷设计紧扣“低碳认知、行为习惯、政策期待”三大维度,涵盖单选、填空、开放题等多元题型。从调研结果看,多数师生对“低碳”概念有基本理解,随手关灯、自带购物袋等节能行为,在校园生活中已渐成风尚,展现出青春群体践行绿色生活的自觉。但调研也发现,师生对碳标签、专业碳减排知识的了解仍有提升空间,且普遍期待校园能开展更多元化的低碳科普活动,通过讲座、打卡挑战、社团联动等形式,让低碳知识“活”起来、“动”起来。
▲图为队员在问卷
调研推进中,团队分工明确,发放、答疑、记录环节高效衔接,保障调研有序开展。不过,纸质问卷发放效率偏低、人工统计数据耗时费力等问题,也成为调研“小挑战”。针对这些痛点,团队已规划后续优化方向,拟探索“线上问卷+小程序辅助”模式,借校园平台推广提升采集效率,引入简易统计工具加速数据整合。
▲图为团队合照
调研不止于“问”,更重于“行”。后续,团队将基于调研数据形成详实报告,联动学校后勤、学生会、环保社团等力量,推出“校园低碳指南”,梳理节能行为清单与碳减排换算公式,通过校园公众号、海报广泛传播;落地“光盘打卡”“旧物置换市集”等实践活动,让低碳理念从“纸面”走进“生活”;同时,积极向学校建言,推动校园设施优化,如增设分类垃圾桶、推广共享餐具柜等,助力校园绿色升级。
此次校园低碳调研,是青春力量与绿色使命的双向奔赴。团队用脚步丈量校园低碳脉络,以数据洞察发展痛点,更锚定了从“调研”到“行动”的转化路径。未来,这群青春“碳”路人将持续深耕,让调研成果真正落地生根,为校园乃至江城、皖南地区的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让“低碳青春”成为校园最亮丽的底色。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董可亭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