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家社”协同之力,点亮乡村教育微光

发布时间:2025-07-14 18:1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寇文瑶   阅读 3.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响应“百千万工程”号召,破解农村教育发展瓶颈,广州商学院晨曦寻梦突击队于近日奔赴梅州市平远县长田镇,开启为期10天的“校家社”联动专项调研。队伍以脚步丈量乡土,以倾听体察需求,力求为当地教育振兴绘制精准蓝图,让青春力量扎根乡村教育沃土。

▲图为晨曦寻梦突击队调研地点

一、迷雾:留守儿童的成长困境与联动梗阻

在长田镇的教育生态中,“留守儿童”始终是绕不开的核心命题。根据调研访谈可知,当地多数学生父母常年在外务工,“隔空监护”导致的看管疏忽已成普遍现象,家长与学校间的日常沟通寥寥无几,唯有孩子在校出现问题时才被动开启交流,形成“问题驱动”而非“成长导向”的低效联动模式。

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家庭教育链条松动,孩子对文化知识的探索热情也随之降温,形成“监护缺失—学习懈怠—联动乏力”的恶性循环。而从“校家社”三方协同来看,行政力量与村民的联结存在空白,社区与学校活动的联动亦显单薄,这多重梗阻让乡村教育的前行之路蒙上迷雾。 

▲图为晨曦寻梦突击队与当地村民交流

二、星火:本土实践中的协同微光

 面对挑战,长田镇已悄然播下协同育人的种子,在探索中点亮微光。

对于学校层面而言,教师就孩子学业问题主动联结家长,主动联系频次远超家长;依托县政府政策扶持推行的课后托管辅导,化解家长接送难题,因参与率高、成效显著成为民生亮点。同时,学校通过班会课、主题教育渗透感恩教育,以课后劳动实践培育学生家务能力,让家风家教在实践中传承。

社区与社会力量的参与更让微光渐聚。节假日公益性课堂与夏令营成为串联“校家社”的关键纽带,汇聚返乡大学生、退休教师等多元力量,虽受场地所限规模有限,却以“小而精”的课程设计填补学生课余空白。县城政府与社会力量的支持更让基础夯实:捐建教学楼筑牢硬件,实地走访后开设相关课程精准对接需求,让协同育人有了坚实依托。 

▲图为晨曦寻梦突击队与当地村民交流

三、向光:从调研到行动的温暖接力

调研也清晰揭示了现存的“梗阻点”:公益课堂因课程吸引力不足导致参与度受限,宣传缺位让多数家长不知报名渠道;科技时代的“电子沉迷”侵蚀家庭教育生态,部分家庭陷入消极状态。针对这些痛点,突击队已勾勒出针对性帮扶蓝图。 

▲图为晨曦寻梦突击队与当地村民交流

未来,突击队将推动“校家社”三方构建常态化沟通机制,打破信息壁垒:协助搭建线上沟通平台,让家校联络告别“碎片化”;为公益学校打造线上线下宣传矩阵,让成长机会触达每一个家庭;开展“家长榜样课堂”,引导减少非必要电子产品使用,以言传身教重塑家庭教育氛围。

从纸面调研到落地实践,晨曦寻梦突击队的脚步仍在继续。接下来,团队将带着调研数据的温度与深度,让“校家社”联动的纽带更紧密,让乡村孩子的成长之路更宽广。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教育的微光终将汇聚成照亮未来的星河。


撰文 | 广州商学院晨曦寻梦突击队调研组

图片 | 广州商学院晨曦寻梦突击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寇文瑶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