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学习赋能电商实践,兵地融合共促边疆振兴——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赴第五师双河市八十八团乡村振兴促进团前往“五馆一中心”开展红色文化学习

发布时间:2025-07-14 11:1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朱辉;张浩哲   阅读 4.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3日讯(通讯员 朱辉 张浩哲)7月13日,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赴第五师双河市八十八团乡村振兴促进团,前往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五馆一中心”开展红色文化学习与调研活动。通过探寻历史文化、感悟文化底蕴,为电商助农实践厚植精神根基。这既是寻访边疆历史与文化之行,也是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实践,更是体会深化兵地融合、共促发展的具体行动。

▲图为朱辉老师为大家讲解地热馆相关内容

探访文化地标,解码边疆发展密码

“五馆一中心”作为温泉县标志性文旅综合体,集北鲵馆、博物馆、青少年科技馆、地热温泉馆、全域旅游规划馆及游客服务中心于一体,它不仅是地方文化展示窗口,更是兵地资源共享的重要平台。

八十八团与温泉县同驻博格达尔镇,相依相邻,人文相融,拥有大量的文物古迹、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为兵地融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博物馆内,丰富的历史文物与资料,生动展现了温泉县从古至今的变迁历程,特别是清朝初年察哈尔蒙古西迁戍边历史,上世纪60年代兵团五师八十七团和八十八奉命西迁屯垦戍边壮举,使所有实践团成员感悟到了满满的家国情怀。

地热温泉馆展示的“三泉”文化,诠释着生态资源与康养产业的融合天然资源优势;全域旅游规划馆以声光电技术,全景呈现温泉县“宜居宜游宜养”的发展蓝图。实践团成员在讲解员美兰古丽·阿哈提引导下,系统了解温泉县从屯垦戍边到文旅兴县的转型历程,为后续挖掘产品文化内涵、设计文旅融合电商方案积累素材。

▲图为讲解员美兰古丽·阿哈提为实践团成员介绍温泉县的历史渊源

重温峥嵘岁月,感悟初心使命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红色基因是奋进的动力源。

在温泉县博物馆内,讲解员美兰古丽·阿哈提系统介绍了温泉县从石器时代文化萌芽、古代屯垦戍边再到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历程,生动讲述了边疆各族群众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守护和建设美好家园的红色故事。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实物,勾勒出兵地同心戍边卫国的壮阔画卷,展现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与地方各族群众的爱国奉献精神一脉相承,构成兵地融合的精神纽带。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到,边疆的稳定与发展,正是兵地同心、守望相助的成果,这份共同的初心使命,为电商助农注入了“兵地携手、共促增收”的责任担当。实践团成员认真聆听、不时记录,在历史场景中深刻体会边疆发展的艰辛,进一步坚定了“把青春奉献给边疆地区乡村振兴”的信念。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温泉县博物馆内的合影

汲取精神滋养,赋能实践担当

此次学习为电商助农注入文化维度。实践团结合“五馆一中心”展现的文旅资源,初步计划将兵地共同的历史文化、生态资源融入产品包装,团队负责人张心怡表示:“前辈用忠诚守护边疆,我们用数字连接未来。我们新时代青年将以红色精神为引领,让电商平台成为兵地资源互通的桥梁,在助力团场职工增收的同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让兵地融合之花在数字经济时代绽放新彩,为边疆振兴注入协同发展的强大动力。”下一步,实践团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推动文旅与电商深度融合,让八十八团特色产品带着文化温度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把红色精神融入电商助农全过程,在推广特色农产品、培育本土人才、促进民族团结中践行初心使命,为边疆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边疆发展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撰文 | 朱辉;张浩哲

图片 | 张心怡;余紫涵

审核 | 张思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浩哲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4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