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青年学子在屏山县和平社区开展多样化支教课程

发布时间:2025-07-14 11:0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杜明珊   阅读 5.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4日讯(通讯员 杜明珊、张子佳) 近日,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宜路传薪,筑梦屏山”暑期三下乡支教团队在宜宾市屏山县大乘镇和平社区持续开展支教课程。团队围绕人工智能启蒙、手工实践、逻辑游戏与心理辅导等主题,设计多样化课堂内容,致力于在趣味中启发学生思维,丰富假期生活。

在当日上午的“AI小课堂”中,主讲队员从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讲起,带领学生回顾人工智能的起源,并介绍深度学习与神经网络等核心概念。课堂结合高德地图、幻影围棋等生活化案例,帮助学生理解AI在现实中的应用。随后,课程进入“大语言模型的兴起”环节,队员讲解了豆包、ChatGPT Plus等模型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人工智能发展对未来社会的影响。在探讨“中国与美国在AI发展领域的国际竞争”话题时,孩子们表现出浓厚兴趣,课堂气氛热烈。

▲图为AI小课堂

紧接着进行的“手工小课堂”围绕超轻粘土和粘土画展开。老师以圣诞树为切入,引导学生掌握粘土的基本操作技巧,并示范搓、揉、捏、压等动作。学生们自由创作小动物、水果、花朵等,发挥想象,积极参与展示与介绍。粘土画环节还组织了小型比赛,学生以小组形式制作作品并进行讲解,最终评选出创意优秀作品并予以奖励。整堂课中,学生们在实践中收获乐趣,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得到显著提升。

▲图为手工小课堂

下午的兴趣课以趣味问答游戏拉开序幕。“小白加小白等于什么”“飞机上掉了几块砖”等幽默题目让课堂笑声不断。随后进入数独挑战环节,队员准备了不同难度的题目,学生分组思考、互相配合,尝试找到逻辑突破口。在队员引导下,学生逐步掌握排列规律,思维逐渐清晰。紧接着进行的一系列逻辑推理问答,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有效锻炼了其逻辑思维能力,课堂氛围轻松而富有挑战。

▲图为趣味问答游戏

当天的最后一节课为“人际交往心理课”。课程以一则小熊请不到朋友参加生日会的故事引出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人际交往中的态度与行为。老师讲解了礼貌、诚实、大方等良好品质的重要性,介绍了真诚相待、平等相处、主动沟通等基本原则。课程还围绕与父母、老师、同学的交往展开分析,结合“明镜台”情景互动,让学生思考如何应对误解、冲突等常见交往问题。在“实践园”环节,孩子们畅谈如何在夏令营中结交新朋友,现场交流热烈。

▲图为人际交往心理课

“宜路传薪,筑梦屏山”支教团队通过科学设计课程内容,兼顾趣味性与教育性,努力为学生们营造温暖、充实、有成长意义的假期课堂。接下来,支教队伍将继续深入开展系列教学与文化交流活动,用真诚与专业点亮孩子们心中的梦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杜明珊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7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