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和传承本土工业文化,近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秦工薪火”实践团在西安老钢厂创意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原创话剧演出——《淬火成钢》。通过艺术化呈现的方式,再现“西安第一炉钢”的炼成过程,将青春表达与历史记忆有机融合。
老钢厂曾是陕西钢铁工业的重要基地,1958年建厂时,面对设备简陋、物资匮乏的困难,第一代钢铁工人凭借不服输的劲头和实际行动,创造出西安第一炉钢的历史奇迹。在此次演出中,话剧创作团队通过实地调研与口述采访,将这些感人事迹改编为富有张力的剧本,经过精心编排与多次排练,呈现出一场充满力量与情感的演绎。
剧中,“老何”、“小夏”、“老陆”三位角色代表着钢铁时代的工人群体。他们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坚持奋战,“奋战十五天,炼出第一钢”的标语成为他们前行的动力。舞台上,手持铁钳、抱着焦炭、盯着图纸的演员们将紧张、忙碌而热烈的场景生动还原,仿佛钢水再次在炉中沸腾,点燃观众心中的激情与敬意。
话剧不仅还原历史,更引发思考。演出结束后,团员邬安冉同学以《钢水与薪火:西安老钢厂的记忆与传承》为题讲授了一堂主题微课。她结合史料与影像资料,讲述了老钢厂初建时工人顶风冒雪建炉、技术员在油灯下绘制图纸的场景,强调那份坚韧与担当是值得每一位青年传承的精神财富。她也特别提到,老钢厂如今的创意转型,是传统与创新结合的产物,更是一种工业文化的新生表达。
此次原创话剧的成功演绎,是“秦工薪火”实践团用青年方式理解和传播工业精神的生动尝试。从舞台到讲台,从历史到当下,同学们在参与与表达中收获成长。大家纷纷表示,未来将在实践中继续深入挖掘身边的工业文化资源,以创新形式传承和弘扬先辈的奋斗精神,让钢铁般的意志与青春的力量在新时代同频共振。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西安老钢厂演绎话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庞文瑶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