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韵焕新·福见软木” ——福建师大文学院“方寸万象”实践队前往 西园村等地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13 23:0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卓然 童欣   阅读 734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深入挖掘福州特色非遗软木画的传统魅力与当代价值,福建师大文学院“方寸万象”实践队于7月前往福州西园村等地,开展福州特色非遗——软木画调研宣传活动。队员们通过观察学习和亲手体验等方式,感受软木画的非遗魅力,并前往对湖街道的5个社区进行宣讲,在优秀党员黄以孟老师的指导下完成黑板报,开展线下线上宣传。

一、追根溯源:实地探访与现场交流

7月3日,“方寸万象”实践队前往软木画的发源地西园村,拜访软木画非遗传承人陈君锟大师,欣赏各色各样的软木画,了解其中的深刻内涵。陈君锟大师为小组成员展示讲解了软木画的制作工艺,并告诉我们,软木画是“以刀代笔”的艺术形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提倡,软木画的传承与保护也逐渐受到重视,越来越多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关注、学习软木画。

二、刀笔生辉:匠心传承与技艺深耕

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深植于西园村的软木画逐渐走出西园村,向外传承发展。7月4日,“方寸万象”实践队来到三坊七巷的软木画馆,该馆由国家一级技师、软木画第五代传人郭丽老师主理。馆里的软木画非遗传人介绍了软木画的特点和工笔技法,手把手教我们制作软木画。老师告诉我们,软木画握刻刀的方式和用毛笔写字一样,刀法以弧形为主,由多个弧形构成完整的花草树木,刀就像画笔一样,灵活多变。最终,实践队成员各自完成了一幅小型软木画,得到老师的鼓励与赞美。

三、薪火传承:非遗宣传与社区共鸣

7月4日,实践队成员前往对湖街道黄以孟老师党员工作室,开展软木画宣传活动。黄以孟老师对实践队成员亲手制作的软木画大加赞赏,表示这是一个带领大家认识福建特色非遗的好机会,他将在社区出一期软木画的专题黑板报,激发社区居民对软木画的兴趣。对湖街道关工委李梅芳主任说:“非常感谢福建师大文学院的学生来帮助我们开展‘非遗软木画,匠心传万家’的非遗宣传活动,大家对软木画特别感兴趣。”

四、破浪前行:创新融合与时代新生

7月5日,实践队成员采访新型软木画机构——素上软木主理人胡丽娟。胡老师表示,他们一直在尝试对软木画进行创新与改造,比如推动跨界融合,将软木画与大漆、寿山石融合为一体;鼓励创新业态,打造福州首家常态免费开放的软木化工厂;支持走向世界,参加世遗会的布展等等。她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福州本土非遗软木画。

总结

福建师范大学“方寸万象”实践队积极响应国家“非遗活态传承”号召,以福州非遗软木画为切入点,深入西园村、三坊七巷等地开展调研与宣传活动。实践队深知,光是自身了解学习非遗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开展宣传,提高关注度。为此,实践队成员制作了宣传海报和软木画Q版拟人文创,以及宣传视频,吸引更多青少年关注。8月,实践队将联合台江图书馆开展“方寸见画,绘阅非遗”实践活动,联合对湖街道湖岭、马厂、程厝、师大、万里5个社区开展“非遗软木画,匠心传万家”非遗宣传活动,预计现场参与人数上百人,以实际行动落实国家“非遗进社区”“非遗创新性发展”的政策,为福州软木画保护传承与时代焕新注入青年力量。

供稿人:“方寸万象”实践队李卓然

供图人:“方寸万象”实践队李卓然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童欣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2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