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1日讯(通讯员 李梦洋、刘倩怡)美育作为乡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乡村学生审美素养、培育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更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2025 年 7 月 6 日,广东培正学院粤韵励行实践团走进广东省潮州市枫溪小学,为四年级学生带来一场融合温情与活力的爱心支教活动。此次活动以美育为核心,将审美教育理念融入英语教学与手语课程,旨在丰富学生知识储备,提升其审美能力与多元文化素养,为乡村美育教育注入新活力,助力乡村教育全面发展。
▲图为学校门口合照 供图 王薇
深耕特色教学,打造生动课堂
粤韵励行实践团踏着晨光走进枫溪小学,为这里的教育图景添上了生动一笔。团队秉持 "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理念,结合当地教育特色与四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精心设计了 "Body talk:在节奏中学英语" 与手语基础教学两门特色课程。
▲图为课程部分剪影 供图 王薇
趣味英语课:律动中感受语言活力
英语课程以动作词汇为教学重点,精选 "打响指(snap)、间隔(gap)、鼓掌(clap)、握拳(fists)、轻拍(pat)、跺脚(stomp)" 六个代表性词汇展开教学。为提升教学效果与学生参与度,实践团根据实际人数将学生划分为五个小组,每组由一名助教负责讲解对应肢体动作的律动规则。教学中,团队结合经典英文歌曲《Try everything》引导学生开展实战练习,最终实现全班同步跟读单词并做出对应动作,课堂气氛热烈活跃。
据了解,该课程通过趣味化形式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升其语言应用能力。这种打破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尝试,既补充了枫溪小学的优质教学体系,契合该校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的办学方向,也帮助学生夯实英语基础、增强学习主动性,为乡村教育注入新动能。
▲图为英语课堂过程 供图 王薇
手语体验课:指尖传递温情与文化
在 "会说话的小手 —— 手语日常用语基础教学" 环节,支教队员从字母 A 到 E 的标准手语动作教起,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与分组互助练习夯实基础。随后,团队通过分解动作讲解、反复示范,教授 "你好、谢谢、对不起、再见" 等日常用语,并设计角色扮演、场景互动等环节,让学生在模拟交流中熟练运用手语。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气氛温馨活跃,不仅提升了实际交流能力,更真切感受到手语的实用性与趣味性。
而这一系列教学活动的深层目的,在于以手语这一特殊交流方式为载体,丰富学生的知识维度,在观察、模仿与互动中提升综合能力,助力其全面发展,恰与素质教育倡导的多元培养理念相呼应。对于拥有百年办学积淀、始终注重综合素质培育的枫溪小学而言,此类课程既是对学校教学体系的生动补充,也帮助学生体会不同沟通形式的价值,增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包容,激发探索新技能的热情。
▲图为手语课堂过程 供图 王薇
践行教育使命,助力乡村振兴
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以乡村教育振兴赋能乡村振兴是教育系统职责所在。今日,粤韵励行实践团走进有着百年办学积淀、注重综合素质培育的枫溪小学开展支教活动,正是对这一重要指示的积极回应与实践。粤韵励行实践团全体队员秉持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个人热情与专业能力充分投入支教实践,在实践磨砺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坚定信念。通过此次支教活动,实践团旨在为枫溪小学的美育教育提供支持,为乡村学生的成长拓展更多可能,推动美育理念在乡村学校落地生根,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贡献一份力量。
图片 | 王薇
撰文 | 刘倩怡
一审 | 李梦洋
二审 | 陈万指、余洁娥
三审 | 吕子慧、王文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梦洋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