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汤好、袁丽璇、邹炜平) 近日,湘中幼专信息技术应用学院青“村”共耕三下乡实践队深入邵阳市台上村,以校友雷瑜烈士的革命生平为线索,开展红色记忆寻访与家风精神调研。此次实践不仅致力于挖掘雷氏家族的红色基因与优良家风,更着重探索运用数字技术手段,让尘封的红色历史与宝贵家风“活”起来、“传”开去。
▲图为实践队员在雷瑜故居门口木船前合照留念
在雷瑜故居前,队员们驻足于“红船精神”标识前,感悟其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虽故居内部暂未开放,当地一位老奶奶动情讲述了“雷家一门三烈士”以身殉国的故事,那句“值得年轻人学习”的嘱托,点燃了队员们探寻雷氏家风的热情。
为溯源家风力量,实践队前往村委会。村妇联周主任在资料室详细介绍了雷瑜、二哥雷逸民、侄儿雷纪盛三位烈士的事迹。在身为同盟会会员的母亲邓氏影响下,雷瑜、雷逸民自幼立志救国,相继投身革命英勇牺牲;雷纪盛深受长辈熏陶,投笔从戎,抗战期间任团长,1939年率部与日寇血战,牺牲于安徽青阳。三位烈士前仆后继的壮举,让队员们深切感受到红色家风的磅礴力量与穿越时空的感召力。
▲图为实践队员与雷氏族长交流探讨台上村雷氏族训内容
在周主任引荐下,实践队专访了台上村雷氏族长。族长介绍,雷氏后人谨守先烈精神,在各行各业涌现出众多奉献者。“良好的家风是家族凝聚力的核心所在。”族长强调。从“忠于国家、礼义恭谦”的忠孝之训,到“低调笃实、智勇坚毅”的为人之训,谆谆教诲如明灯指引。族长以“勇担责任”勉励青年学子:树立信仰,讲好“一门三烈士”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助力家风建设。
▲图为实践队员在村委会播放AI影音短片片段
作为学院推动校地共建教育基地的重要实践,本次调研凸显“数字赋能”特色。实践队不仅是记录者,更是创新传播者:
1.AI活化历史:实践队系统整理调研资料,运用AI技术创作沉浸式影音作品,生动再现雷瑜等烈士成长历程与家风故事,为红色家风资源库注入鲜活数字内容。
2.新媒体扩声量:实践队精心制作系列短视频、图文,通过抖音、视频号等平台,打破时空壁垒,触达青年群体,推动红色家风“入脑入心”与时代化表达。
通过充分融合专业技能,青“村”共耕实践队正努力让台上村“一门三烈士”的红色家风焕发新生,成为激励新时代青年砥砺前行的精神火炬。
撰文 | 汤好
图片 | 袁丽璇
审核 | 邹炜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邹炜平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