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乡村青少年的法治意识,提升其自我保护能力,7月9日,南昌大学旅游学院“智旅寻光,童心向阳”支教旅行队在瑞昌市南义中心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教育活动。此次活动以校园霸凌为主题,通过“模拟法庭+专题课堂”的创新形式,将法治思想传递给乡村的孩子们,为他们的成长筑牢法治防线。
上篇:模拟法庭还原庭审,沉浸式感知法律威严
活动伊始,队员们以一起和同学们息息相关的校园霸凌事件作为背景案件,开启了模拟法庭环节。同学们分别扮演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原告、被告、证人、律师、辩护人等角色,生动再现了法庭审理的全过程。从开庭审理、法庭调查、举证质证,到法庭辩论、最后陈述、宣告判决,每一个环节严谨有序,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法律程序的严肃和公正。
图为实践队员指导同学们开展模拟法庭 通讯员 齐轩洁 摄
通过这一沉浸式体验,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法律的公平正义属性,理解了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意识到,在面对各类问题时,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十分必要。同时,同学们也了解到如何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明白了法律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图为模拟法庭实况 通讯员 唐帅东 摄
下篇:专题课堂解读霸凌,精准化传递法律知识
随后,队员们开展了法治与校园霸凌专题课堂。在课堂上,队员们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同学们详细讲述了校园霸凌的概念、种类和危害。队员们指出,校园霸凌不仅包括肢体上的暴力行为,还涵盖言语侮辱、社交孤立、网络欺凌等多种形式,这些行为不仅会对受害者的身体造成伤害,更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通过模拟法庭的案例,队员们深入剖析了校园霸凌行为的严重后果,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校园霸凌绝不是简单的“玩笑”或“打闹”,而是一种违法行为。在讲解过程中,队员们还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同学们积极思考如何预防校园霸凌以及在遭遇霸凌时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如果有人欺负你,你会怎么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避免发生冲突?”面对这些问题,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现场气氛热烈而活跃。
图为实践队员为同学们讲解法律知识 通讯员 齐轩洁 摄
最后,队员们还详细介绍了国家针对校园霸凌制定的法律法规以及诉讼的程序,让孩子们了解到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寻求帮助和保护。同时,队员们也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尊重他人,遵守法律法规,共同营造和谐、友善的校园环境。此次普法教育活动得到了南义中心小学的学生和家长们的一致认可、支持和好评。其中一位参与活动的同学表示:“通过这次活动,我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知道了校园霸凌是不对的,以后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一定会勇敢地站出来,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学生家长也表示,此次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对于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今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走进校园。
校园霸凌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在乡村地区尤为突出。相对匮乏的法治教育资源,导致同学们的法治意识往往较为薄弱,一旦遭遇校园霸凌,便难以找到正确的维权路径。而此次活动通过创新的课堂形式和生动的案例展示,旨在将法律知识传递给乡村的孩子们,让他们在心中种下法治的种子,学会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未来,该团队将继续关注乡村青少年的成长需求,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法治教育活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撰稿人:唐帅东,齐轩洁,程欣
单位:南昌大学旅游学院
实践队:南昌大学旅游学院“智旅寻光,童心向阳”实践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唐帅东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