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0日讯(通讯员 刘妍嫣、汪超、赵天宇)按姓氏笔画排序。2025年7月3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一根银针,一颗匠心"爱心志愿服务团队联合合肥客运展开了一次中医药文化活动。团队成员抵达六安站后,在G7762次列车车厢内,完成空间功能重构:活动区与兑奖区按照计划陈列相应物资,诊疗区架设符合《耳穴名称与定位》的标准化模型。当9时26分列车启动时,教育、体验、诊疗三位一体的移动文化方舱已投入运行。
碎片激活:多模态解码文化基因
活动采用双轨并行模式。文化区内,“中药emoji猜猜乐”以当代青年熟悉的视觉符号重构传统文化认知,20张精心设计的表情卡片引发乘客竞相解读;“感官秘境:五感识药挑战赛”则通过触觉布袋、视觉对比等沉浸式设计,引导乘客辨别桂圆干与荔枝干的纹路差异、薄荷与薰衣草的香气特征。参与活动的乘客年龄跨度大,印证了碎片化场景的文化渗透效力。
图为乘客参与“中药emoji猜猜乐”活动。 李正源供图
触觉传承:手作实践具象千年智慧
养生体验区构建”认知-实践-应用”三维体系,推动中医药智慧深度转化。耳穴贴压组针对乘客个体差异提供精准服务:运用王不留行籽精准刺激神门穴,调节自主神经,辅以皮质下穴缓解旅途焦虑。香囊制作台创新采用”理论先导”模式,团队成员系统讲解药材功效及配伍原则—以”藿香为君化湿避秽,艾叶为臣驱蚊防虫”诠释君臣佐使理论,乘客在认知12味药材特性后自主配伍,融合个性化需求与中医理法。艾草锤制作区则聚焦传统技艺活化,团队成员示范古法捶制工艺,指导乘客将艾绒分层填入棉布,每件作品承载”温经通络”的中医智慧驶向千家万户。
图为团队成员协助乘客制作艾草锤。 李正源供图
破壁效应:292公里的几何级传播
本次快闪式中医药文化活动横跨292公里行程,形成时间位置、空间维度、知识维度三维传播模型。合肥客运段列车长张梦雅说:“此次联合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的中医药文化传播,带给旅客‘如沐春风’的乘车体验。”
图为团队成员合照。 李正源供图
本次实践生动诠释了传统文化在现代载体中的创新表达。高铁以其独特的时空压缩特性,为中医药文化搭建起流动传播平台。通过精心设计的快闪活动,千年智慧在飞驰的车厢中焕发新生——Emoji符号解码古老药方,五感体验重构认知模式,手作实践具象医道精髓。当耳穴疗法的种子随列车播撒,艾草清香沿轨道流淌,文化传承突破物理空间与代际隔阂。传统并非静止的遗产,而是流动的基因,只要善用时代场景,纵使碎片化时光亦能奏响文明传承的宏大乐章。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刘妍嫣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