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日湘乡行圆满收官,一师学子携红途记忆踏新程

发布时间:2025-07-09 22:4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蓉 姜圣音   阅读 1.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随着返程大巴缓缓启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红途寻迹▪东山筑梦”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为期十二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式落下帷幕。参与本次活动的 29 名师生,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深深的不舍,告别了湘乡这片留下欢声笑语与汗水足迹的土地,将十二日内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镌刻成青春记忆里最珍贵的篇章。​

“三次分别面向小初高的授课,让队员们积累了大量经验。看清了自己的不足,明确了巩固专业能力的方向,也知晓了需要改进的地方。当然,更让大家读懂了教育的意义——是小朋友们高高举起的小手,是初中生的青涩活泼,是高中生渴望释放压力的迫切……从备课磨课到站上讲台的那一刻,大家深刻领悟到‘教育不是为生活做准备,教育本身就是生活’。”宣讲组队员谷和娟在总结会上分享道。在湘乡的支教时光里,队员们不仅开设了红色故事、非遗文化等特色课程,更用镜头捕捉孩子们眼中的星河。当看到东台中学的学生在明信片上写下 “非常满意,相当满意”“这次活动感到非常开心”“今天很开心”等话语时,队员们深切体会到,三下乡的意义远不止于知识的传递,更在于点燃希望的火种。​

调研途中的点滴故事同样令人动容。为摸清当地非遗“虞唐高跷”的传承情况,调研组成员顶着烈日,专程走访了湘乡市虞唐镇高跷传承人周景祥老师。周老师激动地说:“你们团队有的工作非常有意义,非遗传承工作任重而道远。虞唐高跷需要更多人来呵护、关注,需要更多传承者。”​

(卢佳怡 摄)

实践中收获的不仅是个人成长,更有团队协作的默契。统筹组肩负整体协调重任,同时兼任后勤与安全保障工作;宣传组熬夜剪辑的短视频,在网络平台收获十万+播放量,让红色故事广为人知。“三下乡的旅程结束了,很幸运能按下快门,记录你们每一个可爱的瞬间。”宣传组成员王敏之这样感慨。​

(伍麒麟 摄)

离别之际,队员们与湘乡的领导老师、学生依依道别。实践团成员刘婷婷在日志中写道:“或许是站在讲台前,望见孩子们眼里求知的光芒;或许是走村入户时,与老乡们真诚地促膝长谈;或许是团队协作中,与志同道合的伙伴并肩奋斗;又或许是某个深夜,惊觉自己正在悄然成长。”​

返程的车上,队员们纷纷在朋友圈写下感悟:“三下乡结束啦,自己会永远记得这个炽热夏天里发生的故事。”这场盛夏的邂逅,不仅在湘乡播撒下希望的种子,更在队员们心中种下了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信念。未来,他们将带着这份收获继续前行,让青春之花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姜圣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