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学“法管先声”志愿服务团:务实推进“九防教育

发布时间:2025-07-09 07:5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赵佳 陈艳 唐静   阅读 1.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防线、为其营造健康和谐成长氛围,7月1日至8日,吉首大学“法管先声”志愿服务团走进湘西保靖阳朝乡,通过系统走访与深度调研,全面梳理当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现状,精准把握痛点难点,以专业视角和务实行动,为守护少年儿童的成长之路注入坚实力量。

深入乡野听心声,捕捉真实需求

未成年人及其家长是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直接受益者和见证者,为深入了解阳朝乡未成年人保护现状及现实需求,7月1日至6日,志愿者们深入阳朝乡龙家村、猛科村、甫吉村等村落,挨家挨户与未成年人及家长面对面交流。家长们坦言:“忙于农活,安全教育多是随口叮嘱,不知如何系统开展”“孩子情绪低落时,我们只会干着急”;孩子们则小声分享对成长环境的期待。对于这些“心声”,志愿者们随身携带笔记本,确保每一个声音都能被听到、每一个需求都能被关注。面对孩子“你会把我的想法带到课堂上吗?”的疑问,他们坚定回应:“一定会!”这份细致与真诚,让调研不再是形式,而是一场与乡土的深度对话,为后续工作找准了方向。

(图为志愿者与家长进行面对面访谈 唐睿芳摄)

(图为志愿者与未成年人进行面对面交谈 曹旺 供图)

集中研讨凝智慧,打磨“九防”课程

为推动调研成果落地见效,每次走访结束后,志愿者团队都会围坐在一起,将调研收集的问题分类梳理:家长监护能力待提升、孩子安全技能有欠缺、法治意识需加强……他们立足专业视角,聚焦“防火、防灾、防溺水、防触电、防性侵、防欺凌、防毒、防诈骗、防抑郁”九大主题,初步形成“九防教育”宣传方案。

方案设计突出“实用性”与“趣味性”:用情景模拟拆解欺凌、性侵等风险;用漫画案例解析诈骗与毒品危害;用安全标识辨认、口诀教唱普及应急知识;用模拟法庭、“权利树”绘制等互动环节,让抽象的安全与法律知识变得可触可感。

课堂实践见实效,“九防”知识入人心

7月8日,打磨成熟的“九防教育”方案走进保靖县中学课堂。情景模拟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准确指出“间接欺凌”的表现;安全知识普及中,大家通过问答、口诀记忆,快速掌握地震、火灾等应急技能;法治赋能环节,“模拟法庭”让学生们化身“法官”“原告”,在角色代入中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具体应用。

(图为“九防教育”部分活动现场 唐需敏摄)

“原来遇到校园欺凌还可以这样维权!”“记住溺水自救口诀了!”……课堂上的热烈反馈,印证了教育实践的成效。志愿者们表示,未来,他们将继续秉持着对未成年人的关爱与责任,以调研为基石,以行动为利刃,积极联动当地政府与社会组织,扎实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教育工作,为湘西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撑起坚实的“保护伞”。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唐静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