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绘”乡村新图景!怀院学子乡村开课, 解锁视频号“致富经”

发布时间:2025-07-09 01:5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妍希 欧阳语涵 米可   阅读 1.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9日讯(通讯员 刘妍希、欧阳语涵)2025年7月4日,麻阳苗族自治县兰里镇高坪村迎来了一群特别的“老师”。怀化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青新声”社会实践团深入乡村,为村民们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微信视频号使用教学课,手把手教授村民用“新农具”——手机,拍好家乡特产,拓宽黄桃、蔻橙等优质水果的销路,为乡村振兴注入数字新动能。

精准把脉需求导向,对靶开课堂。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并未急于开讲,而是先与村民们围坐交流,详细了解他们对短视频平台的熟悉程度和实际困惑。“想卖果子,但不会拍”、“发了视频没人看”是村民们普遍的心声。摸清需求后,团队迅速调整教学方案,决定从最基础的视频号注册、登录讲起,用最通俗的语言,拆解操作步骤,确保零基础的村民也能跟得上。

手把手教学,“新农具”玩转指尖。会议室里,气氛热烈。团队成员化身“小老师”,耐心演示每一个操作环节:如何拍摄上传第一条视频?怎样编辑添加描述和定位?如何进行基础的账号设置?他们不仅讲解功能,更聚焦“怎么做”。在关键的账号运营环节,如内容定位、粉丝互动、数据分析等,团队结合成功助农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咱们高坪村的黄桃、蔻橙就是最好的‘主角’,拍下它们从开花到结果的生长故事,讲讲甜度和营养,用真实的果园和乡亲们的笑脸吸引人!”成员们强调,突出本地特色和真实场景是吸引流量的关键。

▲图为正在展示相关助农视频。(王偲璇 摄)

学员热情高,指尖跃动新希望。最动人的是教学互动环节。团队成员采取“一对二”甚至“一对一”的辅导模式。面对村民们的疑问,他们不厌其烦地解答示范。看到教学PPT上的重点内容,不少村民立刻举起手机拍摄记录,生怕漏掉关键信息。“这个‘添加位置’我懂了,下次卖桃就能标上咱高坪村了!”一位大姐兴奋地尝试操作。团队成员穿梭其间,耐心指导,及时解惑,浓厚的学习氛围让这个乡村课堂充满了活力与希望。

▲图为视频号课程教学照片。(王偲璇 摄)

赋能新农人,共绘振兴画卷。这场特别的“田间课堂”,不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信心的点燃。村民们从最初的生疏到逐渐上手,眼神中充满了对新技能的渴望和对拓宽销路的期待。“文青新声”实践团负责人表示,后续将持续关注村民们的视频号运营情况,提供必要的线上指导,助力高坪村的优质农产品插上“数字翅膀”,飞向更广阔的市场,让手机真正成为新时代农民的“新农具”,共同绘就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图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米可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