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8日讯(通讯员 徐昕玥 邵晓雯)2025年7月1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仁心筑梦,力行岐黄”实践团在滨湖塘西河公园成功举办"党团联建庆七一,中医夜市薪火传"主题党日活动。此次活动以传承中医药文化为核心,通过八大互动体验项目和集章挑战,吸引了近千名市民参与,打造了一场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文化盛宴。
作为安徽省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安徽中医药大学始终坚持将党建工作与专业特色深度融合。本次活动以"七一"建党节为契机,依托塘西河公园260万平米的城市休闲空间,结合该校针灸推拿、中药炮制等专业优势,策划了兼具科普性与互动性的中医主题夜市。活动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创新形式,让中医药文化走出校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实现活态传承,同时强化党团基层组织的凝聚力。"
中医药游戏秘境:沉浸式互动破译文化基因
在"中医药emoji猜猜乐"区域,50组融合中医元素的表情组合题卡引发排队热潮。参与者在表情符号与中药材名称的联想中,沉浸式解码中医药文化,吸引了不少小朋友在家长陪同下完成挑战。"这个游戏让孩子在玩中记住了药材特征,比课本有趣多了!"市民李女士手持集章卡笑道;毗邻的"感官唤醒实验室"则以中医"四诊"为灵感,设置味觉(品尝甘草水)、嗅觉(分辨薄荷与陈皮)、视觉(对比山药与天花粉)、触觉(蒙眼触摸茯苓)四大挑战。通过让参与者亲身感受药材的性味特征,能更直观地理解中药'药食同源'的理念。;"中药知识问答飞行棋"将传统桌游与“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知识结合,玩家需答对"中药材功效"问题才能触发"前进"等规则;在"经脉探秘:扑克穴位大挑战"区域,参与者需在30秒内记忆某条经脉的5个穴位顺序,再通过翻转的扑克牌还原。针灸推拿学院王同学表示:"这个游戏不仅考验记忆力,更让大家直观理解了经脉与穴位的关联性。"趣味互动项目,成功将晦涩的中医药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充满乐趣的体验,让不同年龄段的市民都能轻松参与其中。
图为小朋友体验“中医药emoji猜猜乐”活动。徐昕玥 供图
非遗坊中草木香:染艾缝香里的中医药传承
在"染韵本草坊"体验活动中,参与者挑选喜欢的中草药,将其放置在棉布表面,通过敲打等方式,使植物的汁液和形态拓印在材料上,制作出独一无二的中草药拓染作品;在“艾香锤韵阁”体验活动中,市民们将艾草与适量棉花混合填充到已扎染好或拓染好的方巾中,通过缝制,制作成实用又美观的艾草锤,可用于日常捶打按摩,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市民用艾草染液扎染方巾,用艾草填充制作按摩锤。"没想到中药还能做染料,这个香囊既有艾草香味又有独特图案,太有意思了!"小学生小陈展示自己的拓染作品。
图为小朋友体验“艾香锤韵阁”活动。 邵晓雯 供图
岐黄义诊暖人心:专业服务传递健康关怀
在"岐黄义诊台"前,由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病中心的主任医师朱才丰为市民提供免费的中医健康咨询、针灸推拿体验服务。专家通过望闻问切,耐心解答市民关于亚健康调理、慢性病防治等问题,“夏季暑湿较重,建议常灸足三里,并配合按揉阴陵泉。”朱才丰一边细致观察居民舌象,一边借助穴位模型,深入浅出地讲解操作技巧;志愿者们则为颈肩酸痛的市民进行推拿按摩,缓解不适。"最近总觉得肩颈僵硬,经过专业推拿后轻松多了,还学到不少日常保健方法。"体验者张先生感慨道。义诊活动不仅展现了中医药在健康干预中的独特优势,更拉近了专业医疗服务与群众生活的距离。
图为居民们体验专家义诊活动。 徐昕玥 供图
现场氛围热烈非凡,每个活动区域都排起长队,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家长们带着孩子穿梭其中,既享受亲子时光,又在寓教于乐中收获知识;年轻人们则纷纷打卡拍照,将有趣的体验分享到社交平台,进一步扩大了活动影响力。从游戏探秘到非遗手作,再到专业义诊,三大特色活动相互呼应,全方位展现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次活动通过"党团联建+文化科普"的创新模式,实现了多重价值:一方面,近百名党团员志愿者参与组织工作,在服务群众中强化了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近千名市民通过沉浸式体验,深入理解了中医药"治未病"理念与传统文化魅力。这场由高校学子与专业专家共同推动的文化实践,打破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壁垒。
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相关负责人总结:"此次活动是探索'党建+专业'育人模式的重要实践,既向社会展示了中医药文化的时代活力,也让师生在服务人民中践行了初心使命。团队将以“三下乡”活动为纽带,持续探索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路径,让岐黄之术从典籍走入生活,在当代社区场景中焕发新的活力。"
图为实践团全体成员。邵晓雯 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