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获满仓的背后,有三下乡的技术“密码”
2025年7月6日,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水产养殖学“鱼跃天山畔,情注塔河岸”社会实践调研团社会实践调研团深入新疆第一师阿拉尔市十六团长鑫渔业,开展了主题为"鱼跃天山畔,情注塔河岸"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专业所长,融入红色基因传承,力求在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锻造时代新人。
聚焦产业前沿,服务养殖一线
7月6日下午,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陈生熬、副教授宋勇带领社会实践调研团抵达新疆一师阿拉尔市十六团现代化水产养殖基地。师生们深入养殖车间,详细了解当地养殖主要品种、循环水养殖系统运行、及疫病防控情况。老师们根据当地情况,向渔场老板提出合理性、实用性理论知识并展开相关指导。在此期间、老师们向实践团各成员讲解培育鱼苗、生长、发育、繁殖等理论知识。
图1为陈生熬教授、宋勇副教授在观察鱼苗生长
图2为宋勇副教授带领学生测量,记录鱼体重的变化
社会实践调研团队来到阿拉尔市十六团长鑫渔业池塘养殖地。师生们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考察"稻虾共作"模式的核心技术环节、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分析该模式在稳粮增收、减少面源污染、提升产品品质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为推广绿色高效的农业模式积累实践经验。
图3为宋勇副教授带领学生赶赴田间讲述“稻虾共作”模式
实践团队来到池塘养殖基地采集水样进行检测分析,开展了专题技术宣讲,宋勇教授手把手教授简易水质监测方法,在鱼塘的不同位置采集水样,记录样本采集时间地点、地点和水样类型,让实践团成员可以全面了解鱼塘水质状况,为科学养殖提供依据。在陈生熬教授和宋勇副教授的带领下实践团来到了培育第二代叶尔羌高原鳅的养殖塘。
图4为宋勇教授带领学生进行水质取样
图5为陈生熬教授,宋勇副教授观察叶尔羌高原鳅生长情况
图6为“鱼跃天山畔,情注塔河岸”社会实践调研团合影
在2025年7月参与阿拉尔地区的三下乡活动,让人们将目光聚焦到水产养殖领域,这段经历如同一把钥匙,为实践团成员打开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大门,让人们对水产养殖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深刻的感悟。这次三下乡活动也是大家人生中的一次宝贵经历,在实践中成长,在奉献中收获。实践团成员们将永远铭记这段经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李娟 摄:孔素素 张日珍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树春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