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8日讯(通讯员 欧阳瑞熙 徐世烜 吴数)近日,衡阳师范学院“星火筑梦”实践团的同学们走进衡阳祁东小坪村的田间,与黄花菜种植农户进行深入交流,了解种植规模、生产成本、销售渠道以及面临的困难等情况。
▲图为 星火筑梦实践团前往黄花菜种植地
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文旅组成员与资深黄花菜种植户汪奶奶进行了亲切的交流,汪奶奶是当地有名的黄花菜种植能手,今年七十多岁,已经种植黄花菜几十年。据她所述,黄花菜种植在这一地区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当地重要经济作物。汪奶奶表示,“黄花菜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村民们除了拿出去卖的,还会留下一部分晒干自己吃。”
汪奶奶还和实践团分享了她的种植经验:“首先,要挑选排水良好且肥沃的土壤。其次,黄花菜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要合理规划灌溉,避免出现水涝。最后,防治病虫害对保障黄花菜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说着,汪奶奶一边摆弄着刚采摘的黄花菜,一边将它们进行装袋。汪奶奶提到“在最忙的时候,村民们凌晨三点多就开始采摘,下午五点才陆续收工。”
▲图为 实践团成员梁依琪与汪友英奶奶对话
为确保调研结果客观准确,实践团同时还查阅了村委会的农业统计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小坪村超过半数的农户种植黄花菜,黄花菜一般在11-12月播种,经过精心的田间管理,在夏季开始采摘。整个过程需要农户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在开花期,需要及时采摘以保证品质,今年当地黄花菜收购价约为3.6元/斤。但是,销售模式较为单一,主要依赖中间商收购,线上销售所占比例极小,且村中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比超过半数。
当地黄花菜产业的发展为村民们提供了重要经济来源,黄花菜的种植提高土地利用率,稳定农业经济,并推动农村产业融合,促进乡村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增加收入来源,提升农村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图为 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贺旭云带同学们采摘黄花菜
在调研临近尾声时,村民们表达了对未来黄花菜产业的期许。他们期望政府能够给予更多支持,也希望年轻一代能够传承和弘扬黄花菜种植的传统,让这一产业持续发展,为更多人谋取福祉。
针对该地黄花菜发展,实践团提出了一系列建议:种植环节推动土地流转与规模化种植,引入机械化技术、建设加工点;销售端拓展电商平台,通过直播带货等对接消费者,还建议政府提供技术培训与资金补贴。
此次调研活动是衡阳师范学院深化校地合作、服务地方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实地调研黄花菜这一经济作物,不仅能够深入了解其营养价值、经济价值等,增进对地方特色产业的认识,更能凭借所学知识,为黄花菜产业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帮助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未来,学校将持续引导青年学子深入基层,用实际行动诠释“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青春动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