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5日讯(通讯员 李怡然、董梦琳、王文杰、郭城晔) “我们对待老人的态度,就是未来他人对待我们的态度。”7月23日下午,兰州市爱在护理敬老院花园中,院长王先生的话语为中国海洋大学“银发之声,智能之行”志愿服务队的实践活动定下基调。三名队员历时三天,走进当地三所养老机构,以“采访摸底—精准教学—长效保障”模式,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享受智能生活便利。
问卷实操结合,直击老人“数字痛点”
7月23日,实践队首站来到爱在护理敬老院。队员们通过一对一访谈结合《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情况问卷》,以唠家常方式收集老人需求。
访谈发现,老人们对视频通话、拍照需求集中,部分想学网购和短视频,但能独立完成在线缴费、信息查询的寥寥无几,“记不住步骤”“怕误触扣费”等是主要障碍。
针对这些情况,队员们放弃书面指引,采用“手把手带练”,蹲在老人身旁分步演示,对接受慢的反复讲解。一位老人成功拨出视频电话后激动地说:“这下每天都能看见孩子们了。”
▲图为院长王先生向队员介绍养老院概况
聚焦生活场景,“闲聊式教学”解难题
7月24日,实践队来到七里河区爱心托老所。这里70岁以上老人超六成,多需自行处理日常,对“用手机解决实际困难”需求迫切。
一位退休教师因朋友圈字体小,看孩子动态吃力,队员立即帮其切换微信“关怀模式”,调整字体大小与对比度,老人试用后开心表示:“这下清楚了,以后天天给孩子们点赞!”
另有一位老人因手部不便无法给孙子发照片,队员协助开启“语音辅助功能”,引导其用语音指令操作。几次练习后,老人成功发送照片,欣喜道:“不用点屏幕,说话就能操作,太方便了!”
▲图为队员与李奶奶合影
兼顾安全娱乐,让智能生活更安心
7月25日,实践队抵达广武门社区养老院。此处老人既希望“丰富生活”,也关注“网络安全”,“防诈骗”“分享视频”成集中咨询问题。
队员分模块教学:“安全防护”环节,结合真实案例剖析诈骗手法,指导开启“诈骗短信拦截”,叮嘱“转账前联系子女或院方”;“娱乐应用”环节,教授查询天气、看戏曲短视频、发朋友圈等,还为喜爱摄影的老人调试相机“美颜模式”。
活动尾声,一位老人请队员清理垃圾短信、为家人设“紧急呼叫”,她称:“不仅学会用手机,还懂了防骗,心里更踏实了。”
▲图为队长董同学为老人教学
精准助老,搭建理解之桥
“助老服务不能‘想当然’,真实需求才是行动指南。”队长董同学表示。队员们已整理教学内容,计划制作“零门槛视频教程”,移交三所养老院护理人员,方便老人随时复习。七里河区爱心托老所院长肯定道:“年轻人用老人听得懂的语言耐心讲解,方法灵活,老人们都期待他们下次再来。”
临别时,老人们拉着队员的手询问是否再来,队员们承诺:“一定会来上‘回头课’,继续帮大家解决新问题!”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老年人掌握了智能技术,更让大学生明白:跨越“数字鸿沟”,不是催促老人追赶时代,而是以耐心与关怀搭建理解之桥,让技术进步等待步履蹒跚的人,让每位老人都能从容、安全地享受科技温暖。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怡然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