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伊始,湖南信息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怀揣教育热忱,奔赴茶陵县舲舫乡洮水村,为当地孩子们带来一系列生动的暑期课程。其中,以“断句挑战”“绕口令”“字母组词”为核心的趣味语文课,凭借新颖形式与满满互动感,成为孩子们最喜爱的课程之一,让乡村课堂里回荡着欢笑与求知热情。
当地不少孩子是留守儿童,传统语文课堂中枯燥的知识点讲解,常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团队志愿者在备课阶段便明确:要让语文“活”起来,就得从孩子的兴趣点切入。结合精心准备的PPT,志愿者将抽象的语言知识转化为可参与、可互动的小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悟。
图为趣味语文课程授课现场
“这几天天天天气不好——谁能试着断句,让它好懂些?”课堂上,志愿者刚抛出“断句挑战”首题,台下孩子便立刻举手。有的皱眉琢磨“天天”的不同含义,有的小声和同桌讨论。当志愿者引导大家得出“这几天/天天/天气不好”的正确答案时,孩子们恍然大悟的模样格外可爱。随后,“小偷偷偷偷东西”“用毒毒毒蛇毒蛇会不会被毒毒死”等趣味题目接连登场,孩子们从犹豫试探,逐渐变得大胆发言,甚至主动分享断句思路。志愿者趁机讲解多音字、多义词用法,让孩子们在破解“语言谜题”时,悄悄掌握了语文知识。
图为“断句挑战”
“四十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紧接着的绕口令环节,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志愿者先慢速示范,再逐句带练,从简单的数字绕口令,到难度升级的“黑化肥发灰,灰发挥发黑”,孩子们个个憋足劲儿,认真模仿发音。有孩子起初总混淆“十四”和“四十”,志愿者耐心纠正口型,还编小口诀辅助记忆;还有孩子主动挑战“粉红墙上画凤凰”,虽中途卡壳引得欢笑,却毫不气馁,反复练习直至顺利说完。一时间,教室里满是清脆朗读声,原本拗口的绕口令,成了孩子们比拼勇气与毅力的“小战场”。
图为绕口令环节
最后登场的“字母组词”游戏,让孩子们的思维彻底“活”了起来。当志愿者在黑板写下“H、S”“T、Q”等字母组合时,孩子们的想象力瞬间被点燃。“喝水!红色!”“天气!天桥!”大家争先恐后举手,答案从生活用品到身边风景,从简单词语到趣味短语,愈发丰富。志愿者还鼓励孩子们用组出的词语造句,有的说“我喜欢喝爷爷泡的茶”,有的说“天桥上能看到夕阳”,朴素话语里满是童真。这个游戏不仅巩固了拼音与词汇,更让孩子们学会观察生活、表达生活,让语文真正走进日常。
图为志愿者与小朋友互动
一堂课下来,孩子们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不少人拉着志愿者衣角问:“明天还能上这样的课吗?”对志愿者而言,孩子们的喜爱便是最好的肯定。此次趣味语文课,不仅为乡村孩子带来知识与欢乐,更以创新教学方式,点燃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未来,团队将继续深耕乡村教育,用更多优质课程陪伴孩子们成长,让知识的暖意滋润每颗童心,助力他们在知识海洋中快乐远航。最后,感谢“上好佳”的鼎力赞助。
图为小朋友领取“上好佳”礼包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钢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