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战略号召,探索科技赋能农业现代化的创新实践,推动青年人才深度融入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攀枝花学院数智耘途实践小队,于7月2日赴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开展“数智化背景下现代农业共富新路径”专题调研。
数智赋能的丙谷镇
当日上午,实践小队首站来到当地智慧大棚。大棚负责人冷天华围绕数字农业理念,揭开了现代农业的“科技密码”。智慧大棚的环境调控系统四周设有通风网及可开关通道,借助自然通风调节温度,节能又环保。自动化设备是大棚里的“主力军”,播种机、喷灌机、包装机等让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数倍,一台机器就能替代多名人工。在水肥管理区,一体化系统精准供应水肥,避免资源浪费。雾培区的“雾养”技术,雾化营养液喷洒植物根系,配合自控系统调节,促进植物吸收养分。棚内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为管理提供精准依据。科技与农业的融合让农业从“看天吃饭”转向“知天而作”。
水肥管理区,一体化系统以检测合格的地下水为源,经处理加药剂后,通过滴灌与电磁阀精准供水肥,避免浪费;雾培区“雾养”技术奇特,雾化营养液直喷根系,二级自控调时调温,促吸收。棚内传感器实时采数据,为管理提供依据。
图为冷天华为实践小队讲解大棚运营模式
随后,实践小队来到米易现代农业大数据中心。大屏上各类数据跳动,呈现出数字化农业图景。负责人介绍,大数据技术精准采集并分析集约化育苗生长参数、测土配方施肥灌溉量、有害生物防控病虫害动态及设施运行数据等。进行病虫害防治时,无人机可依据大数据精准撒药,实现高效防控。大数据技术让当地实现对农田设施的精准管控,打造出“知天而作”的数字化农业生产模式,小队成员深刻感受到数字农业的魅力。
图为实践小队参观米易现代农业大数据中心
参观结束后,小队直观感受到数字农业魅力——遥感、地理信息等技术与农学深度融合,让环境调控、生产作业、资源管理全流程“知天而作”,现代农业的科技跃迁,正重塑传统农耕图景 。
图为李书记与实践小队交谈
最后,实践小队在与村书记的交流中了解到,当地农户会将部分水果加工成果干、果脯等附加产品,通过网店进行售卖。不过,在更广泛地运用数字化技术拓展产品销路方面,他们仍面临不少阻碍,目前并没有形成规模化、系统化的线上销售模式。
数智粮旅的撒莲
下午,实践小队深入撒莲镇安全村探寻天府第二粮仓。安全村张主任介绍,当地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种植,采用稻菜轮作科学规划,在省农科院支持下推广优质品种,超级稻攻关成果显著,亩产远超全省平均水平。在科技应用方面,无人机统防统治保障农产品安全,环境监测系统智能调控,让农业生产更具科学性。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亮点纷呈,特色农业景观、乡村马拉松赛事、科技成果展示基地和特色民宿吸引众多游客与研学团队。
图为张主任与实践小队的合照
之后,实践小队走进垭口村攀西天敌工厂。垭口村余老师向实践小队介绍了蔬菜大棚的自动监测系统通过土壤传感器实时监测数据,运用智能算法分析处理,自动控制遮阳帘、天窗及灌溉操作,为农作物营造适宜环境。
通过此次活动小队成员们既掌握了智慧农业技术和电商运营等实用技能,又深化了对乡村振兴的认知;既锻炼了实践能力,又培养了服务“三农”的责任感,实现了专业成长与价值引领的双提升。(文字:李紫嫣 图片:李紫嫣 蒲文芳 李彦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紫嫣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